為集中展示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以來全縣公民道德建設成果,更廣泛地動員人民群眾關心支持和參與道德建設,促進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社會風尚,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總工會、共青團縣委、縣婦聯、縣老齡辦決定開展評選表彰全縣首屆道德模范活動。評選活動已完成宣傳發動、民主推薦、組織審核、確定候選人等階段性工作,現已進入組織群眾評選階段,縣組委會特將全縣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簡介及選票在本期《今日竹溪》刊出,請各鄉鎮、各單位組織干部群眾投票,組委會將根據候選人得票多少最終確定全縣道德模范人選,現將投票的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1、廣大干部群眾可直接填寫《今日竹溪》刊出的選票,并將填好的選票于11月10日前交寄縣文明辦(以郵戳為準),每類道德模范候選人最多可選2人,超過2人的為廢票。
2、評選階段,組委會還將開設手機、小靈通、固定電話投票平臺,具體辦法為:聯通、移動用戶發W+候選人編號到10621680154或發955+候選人編號到10668001751即可為候選人投票;小靈通、固定電話、村村通用戶可撥打1183218,按“1”鍵進行投票,根據語音提示輸入要為其投票的候選人編號,以“#”結束,按“1”鍵確認投1票,按“2”鍵確認投5票,每一部電話投同一個候選人不能超過5票,多投的為廢票,投票結止時間為11月10日。
竹溪縣首屆道德模范評選組委會
二00八年十月十五日
01邵吉銀事跡簡介
1967年12月,邵吉銀出生在縣河鎮一普通農家。6歲那年,因意外將右腿摔斷,家境貧寒、缺醫少藥,未得到及時根治,至今留下跛腿的后遺癥。1995年春,邵吉銀了解到汽配市場有一間門面出租,年租金3萬元。他憑著對市場的把握和行情的分析,硬是沖破妻子及鄉友的重重阻力,租下了這個門面。邵吉銀熱情服務,薄利多銷,誠信經營,成為他開啟財富之門的“金鑰匙”。邵吉銀同志熱衷社會公益事業,非常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真情回報社會。2004年發起在滇十堰籍創業人士業先后向云南尋甸縣先鋒小學、昆明市官渡區大板橋西沖小學共捐款數十萬元,為十堰市扶貧助學捐款1萬元,為海嘯受災國捐款1萬元。昆明十堰商會結對扶貧資助一名貧困大學生直到畢業;2005年個人為昆明理工大學一名學生捐款治病;2006年商會又為昆明西中小學捐款10萬元,同時個人出資20萬元代表商會向家鄉縣河鎮捐款用于修路、支持新農村建設等,截至目前,投入公益事業200余萬元。
02歐陽志環事跡簡介
歐陽志環,女,現年34歲,現任城關鎮紅光村婦委會主任、計生專職干部。
1999年,從縣衛校畢業后,歐陽志環開辦了紅光村衛生所,個性開朗,熱心快腸的她很快贏得了大家的好感,并推選為婦委會主任。為幫助患者盡快解除痛苦,在臨床實踐中,她不斷學習進修以提升自己的醫療技術水平。9年來,她為困難群眾免除藥費約2萬余元,免費為紅光村育齡婦女提供婦科病普查普治1000多次,開展入戶免費服務170多次。在黨員雙帶活動中,她主動提出要幫扶紅光村孤寡老人黃錦秀和殘疾病人汪耀梅。黃錦秀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膝下無兒女,一個人生活,并患有嚴重的帕金森病,生活根本無法自理。她就主動“進駐”黃錦秀家,根據黃錦秀的病情悉心進行中西藥治療,把黃錦秀認定為自己的親人,一直精心照顧黃錦秀的生活起居。汪耀梅是紅光村五組一位身患殘疾的婦女,家庭貧困,生活非常艱難。2005年摔跤后,她給汪耀梅進行免費治療和照顧。每天她按時給汪耀梅輸液,熬中藥送西藥,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幫助,終于汪耀梅又站起來了。愛的行動無處不在。她還經常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在城區居民中開展節能減排進社區宣傳活動,幫助居民提高節能減排技巧,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她又慷慨解囊,分別以單位、村委會和個人名義捐款累計達5000元。
馬盈安事跡簡介
馬盈安,現年44歲,現任縣民政局光榮院副院長。23年來,他悉心照顧戰友周奇林烈士母親的感人事跡在竹溪傳為美談。1984年5月,馬盈安和他的老鄉周奇林所在的部隊開赴云南麻粟坡縣參加者陰山對越自衛反擊戰。戰斗中周奇林不幸壯烈犧牲。1985年12月,馬盈安帶著一身傷痛、兩枚獎章和對周奇林的無限哀思,退伍回了竹溪。回到竹溪后,馬盈安把周奇林的母親秦明秀當作自己的母親,無論大事小事他都要去看一看老人家,就連自己的終身大事也要去征求她的意見,每逢過年過節、老人的生日,他都要去給她老人家拜年、祝壽。去年7月,秦明秀去世,他為老人家披麻戴孝,兩天兩夜沒合眼,直到把老人送上山。1999年,他從縣福利院調入光榮院工作,他親自為老人端水、送飯,送生病的老人到醫院治療。2002年冬月,烈屬黎時榮突發疾病,凌晨兩點多鐘,雖然他患有嚴重的風濕病,他還是咬緊牙關背著老人到醫院,老人的病好了,可他的腿上卻添了幾塊新傷……20多年來,他幫助的老幼病殘、鰥寡孤獨群眾,連他自己也無法說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比起犧牲的戰友,我是非常幸福的,能為別人做點有益的事,我是非常快樂的!”
葉艷事跡簡介
葉艷自2006年3月擔任梅子貢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以來,他響亮提出“一定要讓茶農賺到錢,一定要讓顧客買得值,一定要讓職工有前途”三個一定目標。投資200多萬元新建和改造車間,方便茶農交售和加工茶葉。先后為茶農發放價值80多萬元的茶葉專用肥、石硫合劑和茶樹修剪機,以高于市場價常年收購鮮葉,主動讓利于茶農。嚴把產品質量關,堅持以質量取信顧客,不合格產品堅決予以報廢,連年被評為全市質量工作先進單位。關心和善待職工,落實職工待遇。依靠誠信取得朋友和社會各界的信任支持,僅兩年多時間,使公司固定資產由改制前的158萬元上升到現在的2000多萬元,年產值也由改制前的200多萬元增長到1200多萬元,并一舉成功開發梅子貢有機烏龍茶,改寫湖北不產烏龍茶的歷史,古老的“梅子貢”茶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劉定龍事跡簡介
劉定龍,男,中共黨員,豐溪鎮豐溪村村民。
劉定龍作為豐溪鎮藥材產業的帶頭人,他堅持帶領全村群眾種植藥材,走致富之路。在種植藥材的過程中,劉定龍不但在技術方面無償指導。同時,在資金方面也給予積極幫助和支持,深得村民的好評。由于劉定龍以誠待人,辦事公道,因此,被當地藥材種植戶和外地經銷代理人。在藥材收購和外銷過程中,劉定龍不壓級、壓價,不以劣充優,認真履行合同,贏得了藥材種植戶和藥材經銷商的信任和好評。目前,劉定龍已成為豐溪鎮名符其實的中藥材營銷大戶。劉定龍多次被縣、鎮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科技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何永捍事跡簡介
何永捍,男,現年39歲,現任竹溪縣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
何永捍在公司的管理過程中,始終堅持誠信守法、質量為本的經營理念。工程競標堅持公正、公平,工程建設堅持質量第一。2004年以來,他所承接的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48%。何永捍以真心對待每一位工人,他堅持公司再困難也決不拖欠工人工資,工人家里有困難,他主動抽時間看望、慰問并盡力給予幫助。同時,他熱心公益事業,幾年先后為兵營教師女兒患白血病、縣特殊學校、村級公路建設及汶川地震等捐款近5萬元。
幾年來,公司先后被市、縣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先進建筑企業”、“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消費者滿意單位”等榮譽。他個人2007年、2008年分別獲市“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稱號和“十堰市第四屆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
柯昌松事跡簡介
柯昌松,男,現年35歲,現任縣河鎮茶場場長。
柯昌松作為一名茶葉生產、加工、經營者,他始終要求全場干部職工把信譽放在首位,始終堅持“誠信立場、滿意顧客”的經營理念。收購鮮葉不壓級壓價,出售茶葉不以次充優。對顧客反映的極少數“問題”茶葉,嚴格實行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并向顧客致歉。柯昌松在經營過程中,信守承諾,使企業獲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2004——2005年度被縣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
劉志平事跡簡介
劉志平,男,現年49歲,乙宏鞋城經理。
劉志平和愛人1995年雙雙下崗,1996年借款開了一個夫妻鞋店,經過十幾年的打拼,目前擁有三個專營連鎖店,招聘了13個下崗人員。在多年的經營過程中,他嘗到了誠信經營的甜頭。經營伊始,他嚴把進貨關,堅持偽劣假冒商品不進店,殘次品不上貨架,不是品牌商品不經銷,出售的商品嚴格按要求實行“三包”。多年來,他守法經營,按規定繳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