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竹溪縣文明辦發布竹溪縣第四屆道德模范及提名獎擬推薦候選人公示。
現將竹溪縣第四屆道德模范及提名獎擬推薦候選人公示,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公示期3天。對候選人的意見,請于2025年1月8日前通過電話、信件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向縣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反映。
地址:竹溪縣委宣傳部(縣委大院內);
郵編:442300;
電話:07192724410;
電子郵箱:zxwmb_2009@163.com
竹溪縣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2025年1月6日
竹溪縣第四屆道德模范擬推薦候選人名單及事跡簡介
1.敬業奉獻類(5名)
黃彩平事跡簡介

黃彩平,女,1957年7月生,山二黃劇種第四代傳人,50余載以保護、傳承、弘揚山二黃戲曲為己任,塑造了許多經典藝術形象,培育了一批終身從藝的優秀代表。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已公示),榮獲“湖北戲劇牡丹花獎”“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湖北省百團上山下鄉先進工作者”、十堰好人、荊楚楷模等榮譽。
劉會華事跡簡介

劉會華,男,1967年1月生,中共黨員,竹溪縣社會福利院院長。走上疆場,他是保家衛國的好軍人;轉業回鄉,他是守護老人的好男兒。2017年,劉會華被安排到縣福利院工作以來,他迎難而上,200多個日夜吃住都在院里,白天照看老人,晚上加班加點,高質量完成了社會福利院提檔升級工程。堅持廚房改革,主動陪廚師一起為老人做飯,經常天不亮就去廚房督促伙食。與院民同勞動,種植蔬菜15畝,養殖生豬40余頭,保證了院民們每天有新鮮的蔬菜和肉吃。把院民當親人,悉心照顧100余名特困供養、流浪乞討等人員,每天都會去查看他們生活的環境,關切他們的身體狀況。在30年的民政工作中,劉會華用自己的真心譜寫出一曲動人的奉獻之歌。先后榮獲“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市、縣兩級“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十堰好人等榮譽稱號。
鄭建彬事跡簡介

鄭建彬,男,1983年9月生,中共黨員,新洲鎮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20年前,出生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的鄭建彬攜愛人不遠千里來到鄂西北深山里的竹溪縣支教;在他的“動員”下,10年前,妻弟和愛人也先后來到竹溪成為鄉村教師。20年間,鄭建彬累計幫助12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創下了優秀教學業績。先后榮獲湖北省“農村先進教師”、十堰市“荊楚好老師”、十堰市“優秀共產黨員”“十堰好人?楷模”、竹溪縣“十大師德標兵”“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資教教師”“教學管理先進個人”“安全管理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黃敏事跡簡介

黃敏,男,1976年9月生,中共黨員,城關鎮司法所長。21年里,用腳步踏遍轄區鄉鎮每個村落,把黨的政策和法律知識送到群眾心坎里,做實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工作,化解民間矛盾200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500多萬元,調處情感糾紛70多件,讓60多個家庭破鏡重圓,調解贍養糾紛110件,讓200位老人安度“夕陽紅”。作為一名新時代基層司法工作者,黃敏牢牢扎根基層,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到基層司法工作的全過程,傾力辦好涉及群眾利益的每一件“小事”,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榮獲了“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十堰市第二屆新時代“最美普法個人”、十堰市“八五”普法中表現突出個人等榮譽稱號。
鄭自飛事跡簡介

鄭自飛,男,1978年10月生,泉溪公路管理站站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天天在路上摸爬滾打,這就是養路工。1994年初中畢業的鄭自飛,從父親手中接過鐵鍬和掃帚,開始了他的養路生涯。從事公路養護工作30年,從一名新職工到一名老職工,鄭自飛始終以養護站為家,以養好路為榮,踐行著養路責任大于天的使命,被譽為“大山深處的拼命三郎”。2010年至2019年連續10年被評為縣公路養護系統先進工作者,2020年被評為全縣公路養護系統優秀公路管理站站長,2021年獲評全縣十大“最美養路工”榮譽稱號。
2.助人為樂類(6名)
張曉蓮事跡簡介

張曉蓮,女,1980年11月生,中共黨員,竹溪縣石板河生態旅游有限公司漆藝師。張曉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利用專業特長組建魔芋合作社,創新林下經濟模式,帶領農戶發展產業,她發揚“國漆”文化,創建漆器工坊,培訓漆藝傳承人,開辦木工坊、漆工坊等,帶動農戶就業,促進農民增收,成為鄉土文化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的“領頭雁”。先后榮獲“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湖北省就業創業先進個人”“2023年湖北省巾幗建功標兵”“湖北省勞動模范”、荊楚楷模等榮譽稱號。
邵濟生事跡簡介

邵濟生,男,1950年9月生,中共黨員,向壩鄉金竹園村人。1996年退休后他無償照顧同村五保戶陳輝連夫婦、張光龍、張光亮等老人,為他們劈柴挑水、做飯洗衣。老人亡故后,帶頭出資為他們操辦喪事。作為向壩民歌傳承人,邵濟生夫婦常年在向壩中心學校義務教學生唱向壩民歌,并自籌資金5萬元開辦“向壩民歌”演唱技藝培訓班,為向壩鄉創建“文化名鄉”作出積極貢獻。先后獲得“平安家庭示范戶、文明家庭、十堰市平安家庭”等榮譽稱號。
夏正莉事跡簡介

夏正莉,女,1981年11月生,中共黨員,縣河鎮安家溝村文書、兒童主任。為照顧留守兒童,夏正莉放棄了異鄉工作,回到老家安家溝村。在當選村文書后,她發現村里留守兒童缺乏關愛與教育,便決定創辦留守兒童托管中心,擔任“童伴媽媽”,組織孩子們學習、游戲和勞動實踐。她走訪家庭,耐心說服老人送孩子來托管中心,用愛心關懷每一個孩子,使他們重拾自信和快樂。6年的努力讓60余名留守兒童受益,成為名副其實的“夏媽媽”。2023年12月,夏正莉在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評選活動榮獲“天天正能量特別獎”。2024年1月,被評為十堰好人。
蔡永山事跡簡介

蔡永山,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十堰竹溪亨運集團出租車有限公司駕駛員。作為竹溪縣首批“雷鋒號”車組駕駛員,他創新“四心”工作法,帶領竹溪“的哥”“的姐”文明交通、誠信經營、暖心服務,使竹溪出租車成為溪城的一面“流動紅旗”。他樂于助人,在行車中自費常備易損件,發現有車友剎車燈不亮的,他會第一時間告知并幫助其免費更換。他扶弱助殘、關心他人,做好事100余起。他主動向外地旅客宣傳推介竹溪,成為“竹溪流動宣傳車”。先后被評為竹溪縣“第三屆竹溪縣道德模范提名獎”、十堰市第十屆“十佳的哥”、十堰市亨運集團“勞動模范”、交通系統“最美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謝宗林事跡簡介

謝宗林,男,1962年3月生,中共黨員,竹溪縣肢體殘疾人協會會長。他身殘志堅,憑著堅強的毅力和靈活的頭腦,救活了集體企業中峰鎮一磚廠;他富不忘本,多次創業,解決了130余群眾就業問題;他關心和幫助貧困群眾,為貧困群眾捐款捐物近100萬元。作為全縣殘疾人的娘家人,在謝宗林的帶領和幫助下,29名肢體殘疾人既找到了工作,又有了穩定的收入。他先后被授予“竹溪縣創業明星”“十堰市歸僑眷先進個人”“竹溪縣最美殘疾人”“十堰市殘疾人自強創業先進個人”“中峰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李奎事跡簡介

李奎,男,1971年1月生,中共黨員,國網竹溪縣供電公司職工。1993年在部隊服役受傷致殘退伍,1994年參加工作,先后擔任桃源鄉供電所長、中峰供電所支部書記、縣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負責人。2021年8月擔任鄉村振興派駐竹溪天寶鄉茅草坪、雙河、蒿壩三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以來,他爭做產業致富“引路人”,幫助群眾發展茶葉、烤煙、魔芋等產業3000余畝,培育產業大戶3戶;爭做服務群眾“貼心人”,三到省公司為茅草坪村爭取愛心超市項目,免費為群眾直播帶貨,為群眾增收50余萬元。駐村五年來,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先后榮獲竹溪縣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國網人”“十堰好人”等榮譽稱號。
3.誠實守信類(2名)
吳艷紅事跡簡介

吳艷紅,女,1990年4月生,水坪鎮惠家河村人。在丈夫意外癱瘓后,面對再也站不起身的丈夫和欠下的高額債務,35歲的她選擇不離不棄、勇挑家庭重擔。面對丈夫住院治療舉債20余萬、工地老板拖欠10余萬工程款的艱難局面,她卻毅然決然把丈夫出事前未結清工資的工人請到家中,一一給他們打了欠條。幾年來,吳艷紅開著大篷車,載著截癱的丈夫賀琦跑遍了竹溪、竹山及陜西農村賣貨,在賣貨過程中,夫妻倆始終做到誠實守信、童叟無欺。正因他們秉持誠信本心賣貨,雖本小利薄,省吃儉用下來,終于結清了工人工資。用她柔弱的雙肩,為家人撐起一把遮風擋雨的傘。于2022年7月,吳艷紅獲評十堰好人·楷模,她的家庭也先后獲評十堰市“最美家庭”“荊楚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
程琰事跡簡介

程琰,男,1972年2月生,湖北雙浩公司董事長。他承接的工程項目,縱使虧錢也要干好;資金周轉緊張,借錢也要先把稅款交清;企業再困難,也不減薪、裁員。17年來,他憑著“誠以立身 信以致遠”的理念,硬是將一個瀕臨破產的鄉鎮企業,發展成為擁有職工近300人、年產值過十億元、八個一級資質的建筑總承包龍頭企業,先后榮獲十堰市“建筑業優秀企業經理”、十堰市第六屆“車城工匠”等榮譽稱號。
4.孝老愛親類(3名)
李彩芳事跡簡介

李彩芳,女,1966年10月生,匯灣鎮白果坪村村民。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身為家中頂梁柱的丈夫不幸高位截癱。面對生活的磨難,她沒有絲毫退縮,以堅強勇敢撐起一個家,悉心照顧一雙兒女、癱瘓的丈夫和年邁的公婆,無怨無悔地付出近30年。從青絲到白發,從兩眼清澈到視線模糊,李彩芳用柔弱的肩膀、頑強的毅力,撐起險些支離破碎的家,用平凡鑄就了偉大。2023年9月被評為“十堰好人”。
李冬梅事跡簡介

李冬梅,女,196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城關鎮鼓樓社區黨支部書記。在娘家,她是賢惠的大姑;在婆家,她是淑德的大嫂。她30年如一日,從照顧70多歲的老奶奶開始,到公爹摔跤骨折致殘,她甘當公爹的拐杖背進背出,到公婆高血壓輕度中風,胳膊、腳踝多次骨折住院,她年復一年細心照料,到幾個小姑坐月子,她忙里忙外、不厭其煩,她用柔弱又堅強的雙肩挑著工作生活兩副重擔,用默默無聞的行動詮釋著中國女性賢良淑德的光輝形象。先后榮獲城關鎮優秀共產黨員、竹溪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梁承玲事跡簡介

梁承玲,女,1986年8月生,中共黨員,源茂林場黑溪溝村文書。公公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前列腺癌、頸動脈惡性腫瘤、腎衰竭等疾病,她每個月給公公買藥,用紙將藥分類包好才給公公送去,還會耐心地叮囑公公用藥的注意事項。婆婆年邁聾啞,她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般,從未嫌棄和抱怨。近10年來,梁承玲始終堅守孝道,為公婆準備可口的飯菜,陪老人聊天解悶,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幸福。
5.見義勇為(4名)
楊付軍事跡簡介

楊付軍,男,1973年7月生,中共黨員,新洲鎮板凳嶺村黨支部書記、主任。2023年8月11日,板凳嶺村一磚木結構房屋因線路老化起火,火勢兇猛,在村里進行治安巡邏的楊付軍第一時間奔赴失火點,迅速組織群眾開展滅火。擔心屋內還有被困人員,面對隨時可能垮塌的房屋和熊熊烈火,楊付軍不顧自身安危,攀爬到窗邊查看屋內情況,當看到廚房有著火的液化氣罐,他立刻疏散群眾,自己沖進火場抱出高溫著火的煤氣罐至無人場地。他的雙手、腹部多處被燙起碩大水泡,和群眾一起持續滅火近2個小時,避免了火災擴大,挽救了著火房屋右側6間出租屋近20戶居民的生命和財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擔當。先后被評為十堰好人、湖北好人。
李瓊章事跡簡介

李瓊章,男,1976年4月生,中共黨員,兵營鎮明家梁村二組村民。2024年3月30日下午,出攤忙碌了一上午的李瓊章正在家中休息,樓下吵鬧的呼救聲將他從睡夢中叫醒??吹酱蠹叶紘诎哆吅艟?,李瓊章邊穿衣服邊三步并作兩步趕到岸邊,簡單詢問后,順著呼救的方向,他毫不猶豫地縱身跳進大約3米深的河里,尋找落水的孩子。將孩子救上岸后,氣喘吁吁的李瓊章也來不及休息,急忙喊旁邊的熱心市民將干衣物搭在落水女孩身上,并立即進行急救。見女孩無大礙后,他便起身獨自離開了。作為一名外鄉人,李瓊章在溫州龍港市經營著一家流動面攤,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懊鏃l大叔”見義勇為的舉動不僅獲得百萬網友的點贊好評,也深深地感動著溫州市每一位市民,更讓遠在千里之外的竹溪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王治東事跡簡介

王治東,男,1988年11月生,潤源水利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生產技術科科長。2024年4月11日晚,城關鎮武衙門街某小區突發火災險情,在這危急時刻,正前往公司加班的王治東不顧個人安危,毫不猶豫沖進火海,抓住撲滅明火的黃金時刻,挽救了一個家庭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也使整個小區避免了火災風險。2024年4月被評為“十堰好人”。
鐘明事跡簡介

鐘明,男,1980年6月生,中共黨員,竹溪縣蔣家堰鎮干部。2023年11月,入戶走訪正準備回家的鐘明,突然聽到不遠處有人呼救,趕到后發現一農戶家中失火。面對滾滾濃煙,他不顧個人安危,一次次沖進火場,與火魔作斗爭。在撲救過程中,屋頂掉下的瓦塊導致他眼部受傷,他卻沒有絲毫退縮。直至明火撲滅后,他才前往醫院處理傷勢。此時鐘明的左眼已視物不清,萬幸的是沒有傷到眼球。他先后榮獲蔣家堰鎮“年度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竹溪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