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湖北省文旅廳公示湖北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竹溪綠茶炒制技藝、竹溪漆器趕漆技藝榜上有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有關規定,按照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開展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各地推薦申報,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專家評審認定,產生了湖北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共162項,其中,新增項目52項,擴展項目110項。
竹溪漆器趕漆技藝
竹溪大木漆漆藝始于新石器時代,發展于殷商,興于漢唐,盛于明清。采用雕填、鑲嵌、描繪、脫胎、髹(xiū)涂、堆塑等技藝,依托當地特有的優質大木漆為基礎,博采眾長,創造出了獨到的技法,從材料到手法技藝上都有創新,尤以熬漆、搟漆、擦漆見長。

竹溪大木漆漆藝品光亮剔透、溫潤如玉,有神奇的層次質感,給人一種淳厚的含蓄美。傳統技藝制作的漆器華美與實用兼備,一層層將大木漆反復吃進木質表面的毛孔內與木質混為一體,具有耐腐、耐磨、耐酸、隔水、絕緣等特性,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光滑、經久耐用,深受大眾的喜愛。2023年,竹溪大木漆漆藝入選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竹溪綠茶制作技藝
竹溪綠茶生產歷史悠久,制作技藝獨特,早在千年前就有綠茶的傳說?!拔渫醴ゼq,茶、蜜納貢……”西周時竹溪綠茶即已產生,獨有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滋養著一路走來,今天已是全省綠茶重要產區,被授予“中國有機綠茶之鄉”“全國產茶大縣”“全國茶業百強縣”等榮譽稱號。

先后有6個茶葉產品27次獲得新加坡世界科技與貿易博覽會金獎、中國茶葉博覽會及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手工技藝、生態、有機、優質已然成為竹溪綠茶的“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