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中峰鎮萬畝稻浪翻滾,清香四溢。竹溪縣中峰鎮16000余畝水稻迎來豐收,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猶如大地鋪展的巨幅豐收畫卷。田間地頭,數臺收割機轟鳴作業,農民們穿梭忙碌,割稻、脫粒、秸稈還田——一系列流程高效連貫,空氣里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和希望。
“稻子收完,緊接著就是采秋茶。以前農閑時間長,如今一年到頭都有活兒干。春秋兩季在茶園做工,一個月還能多掙兩三千塊錢。”農戶徐業群笑容滿面地說:“新米做的貢米宴最受游客歡迎。稻子一熟,十堰、平利等地的食客就一撥接一撥地趕來,農家樂經常忙得轉不開!”青草坪村的謝大哥樂得合不攏嘴。
水稻成熟時,他們是稻農;茶葉飄香時,他們變身茶農;旅游旺季來臨,他們又成為接待游客的多面手……如今在中峰鎮,像徐業群這樣的“斜杠農民”越來越多。他們依循農時與產業節奏,靈活切換“身份”,在家門口實現多元就業,四季增收不停。
春采茶、秋收稻、全年迎客,產業融合助推振興。中峰鎮以“茶山稻海·文旅中峰”為發展目標,持續推動“稻——茶——游”深度融合模式,不僅顯著提升了農業附加值,也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一片稻田、一片茶園、一片笑語——中峰鎮正以生動的實踐,繪就出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新圖景。(黃承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