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中峰鎮的鎮村干部們已踏著青石板路,穿梭在阡陌縱橫的村落間。“陳嬸,今年貢米苗插得齊整吧?你家老大應該快畢業了吧?工作找好了沒?”一聲聲關切地問候,一次次認真地記錄,正是該鎮“五訪五看”工作機制落地生根的生動寫照。如今,這套扎根泥土的工作方法,已成為干部與群眾心連心的“直通車”,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引擎”。
訪準需求,把脈民生暖人心?!拔逶L”的腳步,始終奔向最需要關懷的群體。中峰鎮建立“月月訪、戶戶到”機制,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每月定期走訪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困難戶、低保特困戶及易地搬遷戶,用“鐵腳板”量出民情溫度,用“真心話”換來群眾信任。
看細落實,破解難題促發展“一戶一策”精準施策:針對不同家庭,干部們“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種養大戶,重點問技術、找銷路;對留守老人,細心查健康、保生活;對搬遷群眾,持續跟蹤就業、融入情況。從修路通水到助學就醫,從產業指導到矛盾調解,干部們用一本本“民情日記”記滿群眾需求,更用一件件實事兌現承諾。
“五訪五看”不僅織密了民生保障網,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秋水。干群同心共繪的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中峰鎮的實踐證明: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當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鄉村振興的“壓艙石”便會越筑越牢?。S虹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