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五月農事正酣,稻秧待插、油菜搶收之際,持續高溫卻令河道日瘦,水流滯緩,水流自凈能力下降,守水護水壓力驟增。

面對嚴峻形勢,竹溪縣中峰鎮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準施策,凝聚全民力量打響“碧水保衛戰”,厚植“共抓大保護、當好守井人”的生態共識:
一、黨委統籌,雙線攻堅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學統籌應急保供與長效護水,以“敲門行動”精準摸排用水需求,發動群眾投工投勞修復老舊水井、清淤擴容河道,科學開辟水源;堅持先生活后生產原則分區分時調配用水,同步普及節水責任,平衡民生與農需。

二、志愿奔涌,汗染“紅潮”
烈日炙烤下,守水護水志愿者的身影灼灼如焰。塘、堰、溝、渠、河道旁,他們手持垃圾鉗與編織袋,無懼熱浪翻涌,細查每寸水域——清浮漂、撈雜物、除淤積,以汗水守護河暢水清,筑牢“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生態屏障,力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三、宣教融合,全民共治
鎮村干部以集中召開戶院會、入戶發放宣傳單推動“守水護水”與“六無鄉鎮”建設深度融合,倡導有機肥替代化肥農藥,從源頭守護水脈純凈;線上精準發布氣象預警,引導農戶動態調整農事、科學改種補種,實現“水糧雙安”;鎮中心學校借“生物多樣性日”實踐之機,以“專題講座+實地參觀”將生態文明融入教育全程,培育師生爭當守水護水的倡導者、踐行者、創新者。
以志愿聚力、以文化潤心、以行動夯基,中峰鎮在旱情大考中淬煉出清流守護的硬核擔當。下一步,全鎮將繼續以滴水穿石的韌勁弘揚志愿精神,讓青山常伴碧水,讓北上清流生生不息!(陳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