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趙毅 報道:“只聞機器響、不見人奔忙”近日竹溪縣中峰鎮中峰觀村的田野上無人駕駛智能拖拉機正忙碌穿梭在田間為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這臺無人駕駛智能拖拉機造型時尚,科技感十足。一鍵啟動后,不僅能自動耕地,還能自動給土地“體檢”。操作員站在田埂上通過遙控器操控,拖拉機就能準確地按照預設的路線和速度行駛,進行耕地等作業,并輕松地完成轉彎、加速、減速等操控運行。



旭日下,田壟間浮動著細碎的金光。技術人員操縱搖桿,鴻鵠T70的智能控制系統瞬間激活,犁頭旋轉時帶起的泥土如波浪般勻稱鋪展。不同于傳統農機震耳欲聾的轟鳴,這臺智能拖拉機僅發出低沉的嗡鳴。


過去,耕作完一畝地,需要的人力耗費和農機耗油成本都比較高,而這臺無人駕駛智能拖拉機,僅僅用十多分鐘就能輕松完成,經過這輛拖拉機的耕耘和粉碎,板結的土地變得細密柔軟,松軟的土壤深度可達到20公分,適合農作物生長。同時,這輛拖拉機依托純電續航,憑借北斗導航的助力,能夠自行按照預設路線行駛,實現無人駕駛,輕松完成耕種任務,大大減輕了勞動負擔,提高了作業效率,真正做到既節能又環保。


據悉,這輛鴻鵠T70拖拉機是中國科學院發展智慧農業的試點項目,以第三代智能農機裝備為基礎,以萬畝級的標準試驗田為模板,通過AI、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感知、通信、計算、控制”融合的未來農業生產的示范基地,它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融入農業生產,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數據深入分析建模,為農事活動提供科學決策,可遠程接收作業指令,在耕種環節實現厘米級精度的旋耕、播種作業,作業效率較傳統農機提升30%以上。


新科技的推廣讓竹溪縣農業產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如今,全縣的田間地頭正悄然發生著更深遠的變革,這場由一臺拖拉機引發的農業革命,不僅重塑著長久以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圖景,更在廣袤的大地上,勾勒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