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孩童稚嫩清澈的聲音時不時從中峰鎮鷹咀石村活動室內傳來。幾十個孩子齊聚一堂,在本村退休教師廖多鳳的帶領下吟誦經典,在心里播下紅色的種子。
“村上做了件大好事啊,我們這老了,娃子學習上也管不了,還好有村上,暑假搞暑期學堂,周末搞作業輔導和經典閱讀,可是幫了我們大忙。”送孩子來活動室的周奶奶高興的說道。這次周末朗讀活動是鷹咀石村在基層陣地發動婦女力量為群眾排憂解難的一個縮影。

今年6月,鷹咀石村村兩委與縣婦聯駐村工作隊在共同締造入戶走訪時發現,村內許多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只能由爺爺奶奶照顧。然而,這些年邁的監護人還需要料理農活,操持家務,只能勉力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對教育方面則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孩子處于放養狀態,讓村民們憂心忡忡,怕一不留神孩子就沉迷于網絡或誤入歧途,影響健康發展。
鷹咀石村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高度重視這一現實問題,充分發揮婦女柔性力量,并經過精心籌備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常態化舉措來應對。
暑期學堂,炎炎夏日好“趣”處。在走訪中,鷹咀石村發現暑假是在外務工的父母與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最擔心的時間段。
因為夏日天氣炎熱,孩子們很可能會悄悄去無人看管的水域游泳洗澡,存在溺水風險。基于此種情況,鷹咀石村村兩委積極行動鏈接資源。在縣婦聯駐村工作隊、團縣委的幫助下,鷹咀石村與“中國好人”李軍老師取得聯系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響應鎮政府所大力倡導的“你我他 共建家”暑期實踐活動,開設暑期學堂。在暑期學堂籌辦與開辦過程中,李軍老師不僅捐獻了大量書籍與學習用品,還與暑期學堂老師廖多鳳就兒童心理、教育理念方法深入交流,提供了細心的幫扶指導。在暑期學堂里,廖多鳳老師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營造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免費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安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夏日學習環境,讓家長能夠安心在外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周末輔導,放學帶娃暖意濃。為了能夠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加精準而專業的服務。鷹咀石村還在雙休日開設了家庭作業輔導課。孩子們在這里與小伙伴們一起寫課后作業,疑難問題也可以及時向老師提問。
同時,針對留守兒童容易受困境影響、應對風險能力弱、人格難以健全成長等突出問題,貼心奶奶廖多鳳老師在周末輔導課上還會進行兒童心理關愛幫扶。生活上的煩惱,與廖老師說說;成長中的困惑,也跟廖老師談談。廖老師以其豐富的閱歷和無私的愛心了解每名孩子不同階段的需求,對孩子們進行心理疏導,讓孩子心里有了堅強和溫暖的依靠。

經典“悅”讀,馥郁書香潤童心。中華經典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不僅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也潛藏著立業修身的大智慧。縣婦聯主席廖多蓮對留守兒童十分關切,不僅時常走進鷹咀石村的課堂與孩子們溝通交流,還為鷹咀石村經典100閱讀社籌措了1萬元的活動資金。鷹咀石村嚴格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精心挑選了適宜兒童閱讀的唐詩宋詞與國學經典,組織孩子們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在引導孩子們進行經典讀本閱讀時,廖多鳳老師還將孝親敬老、勤儉節約等中華傳統美德和“忠、勤、善”的家風文化融入其中,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思想得到洗禮,行為更加規范,村里的老人也紛紛表示,孩子們在參加閱讀活動后吵鬧少了,體諒多了,還能主動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家庭關系也因此更為溫馨而緊密。

鷹咀石村村書記胡紅梅表示,婦女是農村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該村長期以來堅持深入推進執委進萬家關愛幫扶與愛心媽媽結對幫扶困難兒童行動,未來還會在寒假期間開設“寒假學堂”,推動婦聯幫扶工作走深走實。
對孩子們的綿綿真情從不畏懼烈日酷暑,更不懼任何困難。四季流轉,鷹咀石村溫暖而恒久的巾幗力量將幫助這里的孩子們實現最大限度的茁壯成長。(蘇方婉 陳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