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書屋帶來的好處太多了,里面的書籍種類齊全,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都會來這里尋找答案。”近日,筆者在蔣家堰鎮小壩子村農家書屋看到,七八名村民正在聽村干部講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在這個農家書屋里,我們學到了很多科學的養殖技術。”養豬大戶彭榮立告訴筆者,養殖戶經常來這里“取經”,學習科學養豬技術。
“以前要想得到點種植方面的技術,要跑到鎮上的農技站去咨詢,有時去了他們又下村了。現在好了,不出村,不跑路,直接到農家書屋就能學到技術。”大棚蔬菜種植大戶彭貴立稱贊農家書屋給村民帶來的好處。
彭貴立介紹,以前村里雖然鼓勵村民發展蔬菜種植,但由于缺少種植技術,發展蔬菜種植的效益不高。自從2009年村里農家書屋建立后,通過學習《蔬菜種植管理》等書籍,他承包種植的十幾畝大棚蔬菜,產量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像彭貴立這樣,通過在農家書屋學習技術而發家致富的農戶在小壩子村還有幾十戶。掌握了知識和技術的村民,不僅增加了收入,而且提高了發展意識。
村黨支部書記凌受銀說:“別看我們村里的農家書屋面積不大,但作用不小。自從村里建起農家書屋,村里的書香氣息濃了,打牌的人少了,讀書看報的人多了,這兩年村里每年都被上級評為文明村。”
村主任凌均升說:“我們村里的農家書屋,雖然只有十幾平方米,但好處多、作用大。它傳播科技、幫民致富、凈化風氣、促進和諧,是方便農民學習、交流、創業和發展的‘學習園地’,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加了村民致富渠道,提高了村民的科技知識,而且讓村風更加文明,鄰里關系更加和諧。”
我鎮自2009年“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啟動以來,采取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配套資金、保證農家書屋開放時間、選定農家書屋管理員等措施,高標準、高質量、規范化建設農家書屋。截至目前,已建有規范化的農家書屋32個,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農家書屋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加油站”。(周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