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堰鎮開展美麗家園活動紀實
通訊員袁俊
《今日竹溪》5月19日訊:是什么,讓荒山種滿綠樹,讓“禿頭山”重披“綠衣裳”?
是什么,讓蔣家堰的經濟能人放棄城里的好生活,回到家鄉建房居???
是群眾對美麗家園的美好向往。
近年來,蔣家堰鎮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美麗家園?清潔鄉村”活動號召,全鎮上下,從機關干部到普通群眾,從耄耋老人到婦孺孩童,都以積極的行動參與到這場“美麗大行動”中來。在全鎮人民群眾的努力下,蔣家堰鎮煥然一新:地干凈了,水清澈了,山林更綠了,村莊更美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了。
掃出一片潔凈
“清潔鄉村”最難的不是掃地,而是掃除群眾的舊有觀念。長期以來,受傳統習慣和落后觀念的影響,村民的公共衛生意識淡薄,農村“臟、亂、差”現象普遍存在。
為讓“清潔鄉村”活動內容入心入腦,讓清潔鄉村變為群眾自發的行動,蔣家堰鎮派出十余個清潔鄉村工作隊駐村入戶,通過開會、討論等方式,面對面宣傳政策,走訪農戶,成為“美麗家園”的先行者、宣傳者和推動者。今年,該鎮又推動實施“美麗之聲”廣播工程,在32個行政村和人群聚集地,通過“美麗之聲”廣播宣傳相關內容和政策。
蔣家堰鎮小壩子村就是在這樣的宣傳“攻勢”下,最早轉變思想觀念、主動積極參與到“美麗家園?清潔鄉村”活動中來的典型代表。
走在小壩子村的村道上,筆者發現道路十分干凈整潔。在村委會大樓前,20余戶村民代表開心地領到了“獎品”——十星級文明戶牌匾。
據村支書凌受銀介紹,以前村民們衛生意識不高,垃圾隨手扔,污水到處流?!懊利惣覉@?清潔鄉村”活動開展后,村民們的思想意識發生了轉變?!拔腋迕裾f,每年少吃兩包煙,就可以繳納一年的垃圾清運費用,換來的卻是家園潔凈。他們都很樂意,個個搶著交垃圾清運費。”凌受銀笑著說。
種下一抹綠意
只要一到植樹的季節,在蔣家堰鎮房前屋后、村頭路邊,到處都是植樹造林的繁忙場景。該鎮根據鎮情實際,因地制宜,合理部署,在各村流轉土地建核桃示范基地2000余畝,實施荒山示范造林2000余畝,組織群眾自發義務植樹10萬余株,結合新“三萬”活動實施庭院綠化2000余戶、河道綠化6公里、道路綠化38公里。
該鎮根據自身優勢、生產特點及經濟能力水平,緊扣“綠色生態觀光農業”主題,不斷創新綠色產業發展機制,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組建茶業、核桃、中藥材等專業合作社10余個,形成綠色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該鎮敖勇、彭壽高兩位創業能人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以牡丹、芍藥為主的5000畝林藥基地和以紅豆杉、紅葉石楠、紅楓為主的苗圃基地,使綠色產業和經濟發展實現比翼雙飛。
該鎮森林覆蓋率逐年增長,樹更多了,水更清了,流轉的土地產值更高了……
收獲一方美麗
在陽光的照耀下,敖家壩那牌樓、廊橋熠熠生輝。走在平坦寬敞的水泥路上,不時觀望路旁的綠化帶,筆者恍然覺得好似走在城市的小區里。兩三層的小樓房,房前的院子種植著兩三棵樹木,儼然就是“小別墅”。
從敖家壩一路觀景,沿著寬敞整齊的瀝青馬路來到了黃石頭村,筆者發現,水泥路、綠化帶、路燈、休閑桌凳、籃球場、健身設施等一應俱全。黃石頭村支書敖書記指著籃球場說,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地,毛刺成堆,蚊蟲滋生。自“三萬”和“美麗家園?清潔鄉村”活動后,各幫扶單位及本地經濟能人幫扶贊助,有效改善了村里的面貌和環境。“有好幾戶人家,在城里買了房子居住,如今見到家鄉漂亮了,又趕忙回來建房居住了?!表樦綍浿傅姆较?,筆者看到一棟棟外形一致的小洋樓整齊地排列在村道兩旁。
在蔣家堰鎮,像黃石頭村這樣的村還有很多。真是村村勁刮美麗風,村村舊貌換新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