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蔣家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黑龍洞村開展“積分兌付評議”活動,現場五十余名村民參與了此次積分兌換。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的核心是積分兌換。村民在參與志愿服務時,可以獲得一定的積分。這些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糧油米面、洗衣粉等,激勵村民以“看得見的積分”獲得“實實在在的獎勵”,讓鄉村治理變得既有“分值”又有“價值”。

該村書記袁金國感慨道:“從以前村莊事務‘要我參與’到現在‘我要參與’;從以前‘老實人吃虧’到現在‘德者有得’;從‘任務命令’到‘激勵引導’,積分兌付制度創新了基層治理體系,讓我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廣泛整合共同治理清單,從群眾急難愁盼的身邊事入手,構建村黨支部引領、村兩委搭臺、駐村干部配合、黨員和群眾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通過戶院會、院壩會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的訴求和意愿,摸清存在村民反映亟須加強的人居環境、興業致富、基層治理等多個領域重點內容、為后期將突出問題整治歸納為積分治理項目,量化賦值做好鋪墊。

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采取積分制管理后,賦予群眾一定的自主權,通過物質獎勵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讓群眾知曉并形成“村黨支部吹哨,黨員報到,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通過參加環境衛生、村規民約、文明新風、配合兩委工作、創業就業等方面積分內容,整理歸納了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垃圾分類、人居環境等具體事項,充分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群眾榮譽感、自豪感、成就感,推動全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走深走實,真正實現志愿文明實踐由干部唱“獨角戲”轉變為群眾演“大合唱”的局面。
常態化開展積分兌現,不斷完善積分超市物品多渠道募集、多種類倉儲、多形式發放、兌換等各項規章制度,建立管理臺賬,健全監督機制,確保“積分超市”積分兌換操作的規范化和公開化,兌換的獎勵更貼合村民的日常生活。設立正向加分清單,聯合對“五好家庭”表彰名單進行張貼公示表彰,更好地將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小積分”兌換“大文明”,以“小獎品”匯聚“大動力”。

下一步,該鎮將積極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鼓勵更多的群眾投入到志愿服務中來,從而形成長效機制,讓志愿活動開出新時代文明之花,為群眾增添幸福“砝碼”,以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鄒坤 朱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