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組織部《黨員生活》雜志在2011年第六期以《選準載體抓創建凸顯特色求實效》為題全文刊發了豐溪鎮黨委組織農村黨員發揮先鋒帶頭作用,推進當地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的經驗做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豐溪鎮地處鄂渝陜三省結合部、秦巴山區腹地,是全省版圖面積最大的鄉鎮之一。近年來,該鎮黨委根據農村經濟發展不夠、干部帶頭作用發揮不夠、干群關系融洽不夠、文明新風弘揚不夠的實際,以黨員干部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為契機,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不斷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積極開展農村黨員“五在先”爭創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五在先”也即“發展經濟致富在先,維穩創安履責在先,為民辦事服務在先,扶危濟困奉獻在先,明禮守法踐行在先”,通過因人設崗,以崗定責,公開承諾,民主評議等環節,積極促進黨員干部轉變作風、事事爭先,為廣大農村黨員創先爭優、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該鎮桃花山村黨支部書記蘭憲云帶頭發展烤煙,全村烤煙戶平收入突破40000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烤煙專業新村”;朝陽洞村黨支部心系困難群眾,組織本村黨員群眾捐款43000多元,資助村民王興華醫治重病;豐溪村黨支部大力開展道德模范評比,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凈化了靈魂,催生了文明新風。全鎮26個黨支部,470多名共產黨員奮勇爭先,爭當農村社會發展與和諧的紅色標桿,有力的促進了該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該鎮先后獲得全縣綜合目標考評第一、十堰市進步鄉鎮、十堰市平安鄉鎮、十堰市文明鄉鎮、湖北省文明鄉鎮等殊榮。
該鎮黨員干部“五在先”的經驗做法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人民日報》以“貼近民心想辦法,創先爭優促發展”為小標題指出,基層黨員正在成為農村社會管理的重要參與者和帶頭人。農村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提高的基礎上,這是農村和諧社會建設最重要的內容。村級黨組織是最基層的黨的組織,直接與農民群眾面對面,只有貼近民心辦實事,使更多農民獲得財產性收入,實現農民收入更快地增長,從經濟根源上解決困擾農民的問題,更好的實現農村的科學發展。”《湖北日報》以“密切干群關系的生動實踐”為題,積極肯定“五在先”為“有事黨員扛,有利群眾先,黨員干部爭當紅色標桿”。新華網、經濟網等知名媒體也給予了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