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藥材綠茵秀,蜂鳴蜜甜產業興。近年來,豐溪鎮立足山區林地資源稟賦,緊扣“中藥材特色小鎮”和“鄂渝陜旅游集散中心”建設目標,以林下經濟為突破口,創新“立體開發、復合經營”模式,推動“沉睡的林地”變身“增收的寶地”,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立體開發拓空間,“一片林地”生出“多重效益”
立足林地垂直分布特點,豐溪鎮創新“上層木本、中層養殖、底層草本”分層開發策略:上層培育黃柏、厚樸等木本藥材,構建“空中藥材庫”;中層發展林蜂養殖1.2萬箱,打造“林間甜蜜鏈”;底層種植黃連、天麻、青風藤等草本藥材,建成“地面黃金帶”。通過“林藥+林蜜+林菌+木本+草本”復合業態,實現林地資源“一地多收”。

聚焦中藥材、林蜜、林菌、煙葉四大優勢品類,豐溪鎮持續推動規模擴張,形成“山上有林、林中有藥、藥下有菌、林間有蜂”的立體產業格局,讓每一寸林地都釋放出“生態+經濟”雙重價值。
創新驅動樹標桿,“傳統產業”邁向“高質量賽道”
豐溪鎮以“科技賦能、標準引領”推動林下經濟轉型升級,深化產學研合作,與湖南正清制藥共建青風藤科研站、聯合市農科院培育高產黃連品種。目前,全鎮已建成種苗繁育中心、涼橋中藥材產業園等12個林下示范基地,成為技術推廣的“樣板田”。
品牌建設同步發力。“豐溪天麻”取得湖北省首個產業分級及趁鮮加工技術規程,“豐溪黃連”通過GAP符合性評估并榮登2024中國生態中藥材品牌榜首,“豐溪獨活”獲評全國中藥材品牌示范基地。

規范發展守底色,“生態紅線”與“產業綠線”同守護
豐溪鎮印發全縣首個《規范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四項制度筑牢保障:“備案許可”制度從源頭規范開發行為,筑牢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合規底線資金質押,建立種植戶有償使用林地模式,既保障林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又通過資金約束提升使用效率;“集體分紅”制度明確收益分配規則,科學劃定集體與農戶的收益分配比例,以制度化方式保障雙方權益,實現“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的利益聯結;落實“生態修復”制度,強化全周期責任,要求經營主體在開發利用林地的同時同步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確保“開發與保護并重”,推動林地資源永續利用,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兩不誤。
聯農帶富促共富,“沉睡資源”喚醒“鄉村活力”

以農村“三變”改革為契機,豐溪鎮構建“村集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盤活閑置山林3.5萬畝、土地60余畝、房產8000平方米,帶動17個村發展林下產業,形成“村村有基地、戶戶有項目”格局。依托資源流轉和產業發展,17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10萬元,其中3個村超20萬元,實現“集體經濟強起來、群眾腰包鼓起來”的共富目標。
下一步,豐溪鎮將持續深化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以“中藥材特色小鎮”為引領,在規模擴張、創新驅動、聯農帶富上再加力,讓“每一片林地都產生效益,每一戶農戶都分享紅利”,為山區縣綠色發展貢獻“豐溪力量”。(史奎 師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