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溪鎮位于南部山區,地處鄂、陜、渝三省交界的咽喉之地,具有交通便利、山場面積十分遼闊、飼草豐富、氣候適宜、山上人煙稀少、過去許多良田都被厚厚的牧草點綴、打扮,是飼養草食動物的天堂。豐溪鎮防檢站針對這獨特的地理環境,積極探索、認真調查市場、并多次邀請上級領導、專家實地勘驗,在得到他們的充分肯定和認可的基礎上,一條發展山羊大鎮的計劃逐漸明朗起來。
一、深入市場調查、發展前景很好。
可以說,羊的全身都是寶,羊絨,經過加工,可以紡織成為羊絨衫;羊毛可以做成氈子、刷子;羊皮,可以做成皮革;就連羊糞也是上好的有機肥料,羊肉,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具有肉質細嫩,脂肪、膽固醇含量少、補中益氣,開胃健身,養膽明目等多種功效;現在市場上對于羊肉等產品的需求是求遠遠大于供,根本無法滿足現代的消費需求,市場行情一直很好,正是引導廣大人民,發展山羊產業的絕好時機。
二、給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引起領導高度重視。
為了給當地的廣大人民謀一條捷徑、適合自身發展的致富路,豐溪鎮防檢站將調研的第一手調查報告呈交給黨委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經過充分的討論和論證,得到了領導的高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在今年年初,豐溪鎮黨委、政府圍繞特色畜牧產業建設目標,大力推進畜牧產業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構建“優質、安全、生態、高效”的畜牧發展格局,堅持標準化養殖、科學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促進畜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豐溪鎮制定實施方案,擬定工作措施,組建山羊發展工作專班:分管領導、駐村行政干部、防疫員、村主職干部均為山羊發展第一責任人,負責引導管轄區內的養殖戶大力發展山羊產業,對于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黨委政府及時全方位提供服務,全力打造豐溪鎮成為“山羊大鎮”的發展目標。同時,豐溪鎮黨委政府出臺了許多相關的惠農政策:1、對于存欄的母羊每只補助100元;2、標準化欄圈建設視其規模大小給予1000到3000元不等獎勵;3、需要新建羊欄的提供標準圖紙,并與土管部門到實地選址,簡化辦理手續,減免相關費用;4、主要領導與信貸部門多次協商、交流,爭取到無息、特息貸款300多萬元用于解決發展中資金短缺問題。通過以上舉措,養殖戶養殖熱情空前高漲,信心備足。
三、強化科技支撐、保證養殖業健康發展。
1、構筑防疫堡壘、使疫病無處藏身。過去的畜禽防疫是單一的,一種疫苗打到底,春、秋兩季按時完成,許多幼畜幼禽一旦錯過了這兩個季節,就無法及時得到疫苗免疫,因此漏免、漏防在所難免,時有疫病發生,給養殖戶造成巨大損失?,F在,防疫部門更新了冷凍設備,長年有多種疫苗保存,隨時滿足你的需求;改變了防疫方式——季防月補,隨時免費為你的畜禽補注疫苗;監管部門五到位——分管領導到位、防疫專班到位、責任明確到位、督辦落實到位、檢查考核到位,保證了防疫質量、確保了效果,為養殖戶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屏障。
2、轉變觀念、改變了服務方式。原來是養殖戶有事找獸醫,現在是獸醫主動聯系養殖戶,每位獸醫人員與養殖戶結成一對一的幫助,為他們提供科技指導,指導科學養殖、科學管理、科學防控。
3、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升畜牧生產水平。為了使科技真正到村入戶,豐溪鎮防檢站今年免費為養殖戶開展技能培訓8次,現場指導150余次,發放科技資料5000余份。
4、廣開門路、收集信息,拓寬服務面。與四川、重慶、陜西、山東、房縣許多客商、養殖場、畜產品加工公司都建立聯系,為養殖戶在實際生產中需要引進種畜、生產資料引進、產品外銷等多項業務免費提供信息平臺,解決了養殖戶因信息閉塞而苦惱的難題。
“眾人拾柴火焰高”,通過多部門、多途徑的通力合作、竭誠服務,豐溪鎮山羊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由去年同期的8000只上升到了19000余只,其中母羊存欄量達到了13500只,新建標準欄圈16500平米,存欄100只以上的養殖戶有100余戶,“1235”小規模發展模式也是百花齊放、遍地開花,發展勢頭蒸蒸日上,一片大好;山羊養殖逐步成為了豐溪人民的主導產業,這也是近年來黨委政府帶領廣大人民成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司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