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郭軍 柏元軍 張禮維
“家鄉道路干凈了,院子整潔了,感覺真好!”日前,竹溪縣豐溪鎮戈邊河村青年李長明從外地務工回鄉,感嘆不已。
豐溪鎮地處鄂渝陜三省交界處,省道興界路貫鎮而過,昔日有“深山小香港”之說。繁榮喧鬧的同時,集鎮環境衛生一致是令人頭痛的頑疾。
“沉疴還須猛藥治”。“潔萬家”活動開展以來,豐溪鎮黨委、政府以集鎮為中心,切實加大了村莊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多措并舉抓落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受到了居民和上級的一致好評。
因地制宜抓整治。針對“泥水街、雞鴨院,垃圾堆”等臟、亂、差現象,豐溪鎮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以示范村、省道沿線村為重點,不斷增“點”、連“線”、擴“面”, 由點及線、由線到面全面展開“清潔家園”行動,各村因地制宜,從“四個兩”(兩清:即清垃圾、清溝渠;兩建:建垃圾、沼氣池、建綠色村莊道路;兩化:即美化、綠化;兩創:即創建文明新村和十星級文明戶)入手,狠抓整治農村環境面貌,建立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破除各種不文明的陋習,營造亮麗宜人的環境、和諧文明的鄉風。
全民參入齊上陣。“干部抓對了,群眾樂意了,清潔家園已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很多村組的群眾都踴躍參與,自發出資出力,用雙手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朝陽洞村支部書記楊忠樹自豪地說。“在縣廣播電視局、鎮衛生院、財政所、煙站等單位的幫扶和參與下,我村群眾自覺出力,新建統一標準垃圾池12個,清理排水溝3公里,徹底改變了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現象。各家門前花壇里的蔬菜變成花草了,雞鴨圈養了,庭院美化了,群眾爭當文明戶的激情高漲了。”
長效機制促發展。 為將活動成效引向深入,該鎮立足實際,建立了責任包干、督查檢查、獎勵、管理等各項制度,實行“一日一清潔、一周一檢查、一村一典型、一月一評比”,通過定期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同時積極開展文明村和文明戶的創建評比,定期逐戶逐組開展監督、檢查、評比活動,每到一戶,都詳細檢查庭前院后和居室內環境是否整齊、衛生、潔凈、優美,在家庭生活中是否采取節能、節水、節電、節氣等低碳、環保措施。“美化家園我動手,美好生活我享受”,爭當文明戶、創建文明村、建設美好家園已成為豐溪農民新的追求。
黨委書記熊濤介紹,在此次“新三萬”活動中,該鎮先后投入100多萬元,新建垃圾池65個,清理維修排水溝30余條,通組達院道路硬化5公里,庭院道場硬化120戶,新建門前花壇綠化2萬平方米,四旁植樹10000株,安裝集鎮路燈40盞。一個天藍水綠家鄉美的新豐溪呈現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