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豐溪鎮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大事,不斷拓展工作涉及面,落實八大舉措,為該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是認真開展社會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繼續堅持“個十百千”矛盾排查化解機制和領導包案責任制,確保各種社會矛盾早發現、早防控、早化解。截至目前,全鎮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65起,成功化解65起,沒有群體上訪和越級上訪現象發生。
二是加大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全面普查登記了轄區內人口分布情況,摸清了流出流入人口基本情況和聯系方式,投入資金12萬余元,為每個村配備電腦和電話,切實保持與外出流動人口的有效聯系,及時掌握流動人口的流動狀況和思想動態。
三是強化人口、地域網格化管理工作。為進一步創新管理與服務方式,健全服務網絡,激活社區資源,依托現有的人口管理體系和信息平臺,構建“鎮—村—組—樓棟—居民”的五級網絡組織體系,堅持以片帶面,以面帶塊,上下聯動,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的工作格局,形成全面掌握實情、及時反映民情、迅速解決問題、有效化解矛盾的長效管理服務機制。努力創新社會管理新模式,積極探索集鎮網格化管理,加強安防技防建設和水平,在全鎮范圍內設計安裝視頻監控22處,覆蓋全鎮主干道、交叉路口以及出入豐溪的必經通道,有效提高社會治安管理的水平。
四是重視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鞏固“一站兩室一隊一中心”(綜治維穩工作站、警務室、調解室、治保巡邏隊、青少年服務中心)四位一體的綜治工作網絡。設立了圖書室和學校心理咨詢室,聘請“一隊三員”為青少年提供法制宣傳、心理輔導、法律救助,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生的教育管理,建立檔案,組建以村、家庭、社會、學校“四位一體”的青少年管理體系,通過開展“愛心媽媽”、“小手拉大手”等結對幫扶活動,全鎮涌現出一批有愛心的媽媽,細心呵護留守兒童,她們給予生活、學習、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幫助與輔導。
五是深入開展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工作。建立健全安置幫教組織建設體系,調整充實安置幫教領導隊伍,依托司法所建立安置幫教工作站1個成員10人。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刑釋解教“法輪功”人員的銜接管控和清理排查工作,確保“七個不能發生”,實現了“三零”和“三無”目標。排查三年來刑釋解教人員3人,銜接率、幫教、安置率均為100%,無一人違法犯罪。
六是加強“特殊人群”的管控幫護。對涉穩、涉毒、精神病人、邪教人員等特殊人群建立健全了適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要求的矯正工作體系;對邪教人員,加大教育管控力度,提高轉化率和鞏固率;對精神病患者,監護人有能力監管的,明確監管責任,監護人無力監管的,多渠道籌措資金,送精神病院治療,上半年共送至4人。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空巢老人的關愛保護,多途徑開展幫教服務活動,切實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保障他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環境,用真情暖人心,起到幫教一人,影響一片,穩定一方的目的。
七是加大對重點信訪人員的引導和管理。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機制,堅持用發展的辦法化解矛盾糾紛。在處理矛盾糾紛過程中,在耐心細致調解的同時,通過培植特色支柱產業,積極引導矛盾糾紛戶發展烤煙、藥材,幫助他們尋找致富門路,樹立生活信心。
八是大力弘揚新風正氣,促進社會和諧。在全鎮廣泛開展感恩教育、經典教育和安全教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道德模范評比活動,評選孝老愛親、助人為樂、遵紀守法、敬業奉獻和見義勇為模范,讓群眾在評選中受教育,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管的良好社會風尚,弘揚了新風正氣,促進了社會和諧。(陳濤夏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