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記,現在集鎮擺無事酒的比較多,老百姓人情壓力大啊!”今年2月清晨,竹溪縣豐溪鎮豐溪村村民老張在沿河路偶遇正在晨練的鎮黨委主要負責人,道出了心中的無奈。

移風易俗不僅是鄉風文明的“風向標”,更是丈量群眾幸福的“標尺”。豐溪鎮黨委政府迅速行動,安排一名鎮黨委班子成員掛帥,組建起涵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綜合執法中心、市場監管所等多部門的專項工作組,發動全體鎮、村干部,構建起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豐溪村率先出臺移風易俗方案。鎮黨委組織知客、老黨員、老干部、老輩子以及村干部等50余名代表,圍坐一堂展開熱烈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逐條推敲細則,反復修改完善,最終形成群眾認可的村規民約。隨后,全鎮統一制發倡議書,通過群眾會宣講、海報張貼、村民群轉發、“村村響”廣播等方式,讓移風易俗的聲音傳遍街頭巷尾。
本來打算辦60歲生日酒,村干部上門幫我分析利弊,我決定響應號召不辦了!”豐溪村的村民老李帶頭支持新規。而周家壩村的老萬近10年隨禮不斷,自己卻從未辦酒,心中難免有些委屈。村支書侯國志耐心開導:“連續多年未辦酒,值得大家學習!您的情況特殊,經村委會和紅白理事會商議并同意后可以簡辦。明年敬老節,我協助您在家里張羅兩桌!”這樣貼心的舉措,既守住了規矩,又暖了民心。
豐溪鎮自新規試行以來,無事酒明顯減少,文明新風漸入人心。“全體黨員,鎮、村干部必須帶頭示范,發現違規操辦紅白事行為一律曝光,絕不手軟!”豐溪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在全鎮干部會上的鄭重表態,為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陳建樹 范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