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筆者從竹溪縣豐溪鎮了解到,今年以來,該鎮涼橋村大力推行無垃圾、無化肥、無塑料、無污水、無公害、無燒柴火“六無”鄉鎮(村)建設,走出一條生態振興新路子。

走進涼橋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村道,這得益于村里建立的垃圾分類體系。該村每個組都設有分類收集點,保潔員分片負責,定期給村民培訓,以前路邊亂堆的垃圾不見了,家家戶戶的院子也收拾得清清爽爽。在發展種植業過程中,村民們不再使用化肥,改施農家肥和生物菌肥,村里還和科研單位合作,在樹林下種藥材,既保護了土壤,又收獲了高品質的農產品,不少外地客商聽說這里的道地藥材品質好,都搶著來收購。
行走在涼橋村,塑料用品很難見到蹤影,該村村干部帶頭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具,超市里的塑料包裝也越來越少。
涼橋村的河水是清澈的,新建的污水處理站讓生活污水不再隨意排放,河道清理隊定期打撈水草和雜物……站在河邊,能清楚看到小魚小蝦在石頭縫里穿梭。
隨著“六無”鄉鎮(村)建設的推進,村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改變,不少人家屋頂裝上了光伏發電板,路燈照明采用了太陽能,清潔能源灶臺上飄出飯菜香,全村再也看不到焚燒秸稈的濃煙。
如今的涼橋村,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村民的日子更紅火了。
“守住‘六無’底線,就是守住我們的金山銀山。我們還要繼續深化“六無”鄉鎮(村)建設,讓村民充分享受生態紅利。”涼橋村黨支部書記郭姍信心滿滿地說。(陳建樹 周俊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