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楊本清,他兩鬢斑白,身材略顯佝僂,布滿老繭粗糙的雙手,讓人很難將他59歲的實際年齡聯系起來。可他目光堅毅、步履穩健,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這便是竹溪縣豐溪鎮藥材種植大戶楊本清給人的第一印象。

楊本清是豐溪鎮涼橋村人,2013年之前,他和大多數農民一樣,靠種莊稼維持生計。不過,他心中一直藏著對藥材的熱愛,也會零星種些藥材,可規模小、市場行情不好,基本沒多大收益。看著地里的藥材賣不上好價錢,楊本清心里不是滋味,但對藥材的熱愛就像一顆種子,在他心里生根發芽,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源于熱愛,所以堅持。2013年,楊本清決心要規模化種植藥材。萬事開頭難,沒有本錢,他就從50畝起步。那時候,他每天天不亮就往地里跑,天黑透了才回家。除草、施肥、澆水、除鼠,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為了掌握種植技術,他到處請教有經驗的老農,還抽出時間去參加縣里組織的培訓。就這樣,靠著一股韌勁兒,他的種植規模從50畝慢慢發展到100畝、300畝,直到如今的3000畝!除了黃連,還種上了黃柏、厚樸、黨參、天麻等多種藥材。在樹林里,他還養起了300箱蜜蜂,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最大價值。

2017年,楊本清成立竹溪縣靈杰黃連種植專業合作社。從那以后,無論天晴下雨,在藥材林里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由于長年累月在深山老林里勞作,環境潮濕,他的手指關節有些變形,每逢雨天或者天氣突變,關節就隱隱作痛。可他從不喊疼,總是笑著說:“這點痛不算啥,能把藥材種好就行。”
產業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一開始,楊本清在竹溪農商銀行豐溪支行的幫助下,先后5次獲得貸款,共計200多萬元。有了資金,他逐步擴大規模、購買設備。隨著產業越做越好,他不僅還清了貸款,還享受到產業獎補,從最初的3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5萬元。這些支持,就像及時雨,讓他的藥材事業越做越順。

在創業路上,家人是楊本清最堅實的后盾。一開始,只有夫妻倆埋頭苦干,實在忙不過來時才請些工人幫忙。2017年,隨著合作社規模的擴大,他召回在外省打工的大女兒楊仁菊及女婿。楊仁菊跟著父親苦干實干、潛心學習,耳濡目染下,也成了藥材種植的行家里手。二女兒楊小春雖然遠在上海,但時刻惦記著家里的藥材產業,每年都會寄回3萬至5萬元,助力父親的藥材產業發展。楊本清常說:“我與女兒女婿一體種植,不分你我。我的事業也是女兒的事業,她們就是我的接班人。”
在種植模式上,楊本清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黃連生長周期長,一般6年才能采挖一次。挖完黃連后,他就在地里種上黃柏、厚樸等經濟林。黃柏、厚樸樹下,再套種川烏、黨參等小藥材。這些小藥材1年到3年就能收獲,收入不僅用來支付工人工資,還能保障日常生活開支。這樣的立體種植模式,讓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也降低了種植風險。

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楊本清的合作社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就業。支出的務工工資從最初的20萬、30萬,增長到現在的100多萬元。工人多數來自本鎮、本村,還有從泉溪鎮過來的,更有四川、陜西的。為了讓工人們安心工作,他在深山老林里建起好幾個工棚,解決了大家的食宿問題。楊本清介紹,以前工人所需生活物資全靠騾馬馱上山,需兩天時間。現在用上了無人機,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2019年,看到楊本清的藥材產業做得風生水起,不少村民也動了心,想跟著他一起種藥材。楊本清二話不說,無償提供給村民黃連苗子,還手把手教他們種植技術。在他的幫助下,肖堂明、譚國武、高宗成等村民都發展起來了。趕上這幾年藥材行情好,他們都賺了不少錢,現在讓每戶拿出50萬以上的存款都不成問題。在以楊本清為首的藥材種植戶帶動下,如今的涼橋村幾乎家家種植藥材,成了遠近聞名的產業發展先進村。

說起種植技術,雖然楊本清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特別愛學習、愛鉆研。這些年,在縣農業農村局的組織下,他去過恩施利川、陜西鎮坪、四川石柱等地學習。2023年以來,豐溪鎮政府邀請十堰市農科院、盤龍國瑞等科研單位和藥企數次送技上門,每次楊本清都會抓住機會,積極參加培訓。經過不斷試驗摸索,一家人的種植技術都越來越成熟了。
其實,楊本清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剛開始的頭兩年,藥材價格低、投入大、回報少。楊本清困惑至極:貸款要還,工人工資也不能拖欠,若遇干旱、洪澇天氣,藥材生長受影響,隨時都可能虧本,那段時間,他愁得整宿睡不著覺,他確實動過放棄的念頭。但家人的鼓勵讓他堅持了下來,一家人抱團取暖,終于熬過了難關。2022年,藥材市場價格創歷史新高,楊本清儲存多年的8000公斤黃連順利脫手,他一時間成為豐溪鎮藥材領域的大贏家!那一刻,全家人歡呼雀躍,也更加堅定了楊本清把藥材產業做大做強的信心。

竹溪縣黃連種植歷史悠久。早在1956年,竹溪縣就被國務院授予“中國黃連之鄉”稱號,而豐溪鎮正是黃連的主產區。現如今,以楊本清為代表的藥材種植戶,在豐溪鎮的正確指引下,帶領鄉親們走上藥材種植產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之路。豐溪鎮堅信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根基,每年新春的全鎮經濟工作會,都會重獎先進市場主體、優秀合作社。為支持全鎮藥農進一步發展藥材產業,豐溪鎮成功爭取到兩條產業路的修建,這兩條產業路都在涼橋村境內。

近日,看著正在修建的水泥路,楊本清滿臉笑容:“現在政策好,支持多,我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越干越有奔頭!”在深山里,楊本清憑借熱愛與堅韌,用自己的雙手,不僅種出了致富的藥材,更種出了一片充滿希望的未來,他就是人們身邊實實在在的榜樣,激勵著更多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奮勇前行!(陳建樹 金良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