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持續提升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縣融媒體中心與縣能力作風辦聯合推出“提升能力作風 服務支點建設”系列訪談,聚焦各級各部門學習貫徹落實省市縣“新春第一會”精神、持續提升能力作風建設的具體舉措,堅定“山區小縣也能有大發展”的信心,樹牢支點意識,以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提質、發展大提速,凝聚形成“人人主動作為、事事奮發有為、處處大有可為”的良好氛圍,聚力打造“一城四地”,為服務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貢獻竹溪力量。敬請關注。
發揮“爭趕超”作風勇當山區強鎮建設排頭兵專訪
豐溪鎮黨委書記劉敬海
全縣“新春第一會”吹響了竹溪服務全省建成支點的集結號,會上,縣委書記許慶一提到“力爭到2026年打造文旅康養、林下經濟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為我們錨定了發展目標。豐溪鎮將緊扣縣委、縣政府賦予打造“鄂渝陜旅游集散中心”和“中藥材特色小鎮”的定位,以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提質、發展大提速,奮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為竹溪加快建設“一城四地”貢獻豐溪力量。

聚焦產業發展林下經濟“鏈式裂變”
一是擴大產業規模。在林藥、林菌、林蜜、林養、“木本+草本”5種模式上發力,2025年發展林藥1.5萬畝,中藥材總面積達7萬畝,發展林蜜1.5萬箱、食用菌150萬棒、烤煙5800畝。二是強化品牌建設。依托中藥材種苗繁育中心和在建的涼橋中藥材種植產業園,提升中藥材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水平,在天麻、黃連、青風藤上持續發力,實現“125”目標,即申報“豐溪天麻”地理標識;申報天麻、青風藤2個標準;申報5個林下經濟授權發明和實用專利,將“豐溪產”品牌做大做亮,增強市場影響力,實現林下經濟收入20億元。三是做強豐溪藥膳。進一步擴大藥膳主題餐館體量,打造藥膳招牌菜品,開發藥膳預制包,同步研發藥點、藥茶、藥酒等藥食同源養生產品,做強“藥食同源”特色飲食文化“豐溪名片”。四是做活文旅產業。將朝陽洞景區作為南部山區核心景區重點打造,開發旅居、養生、避暑、探秘、休閑等多元業態,深度挖掘朝陽宮、古鹽道等人文歷史,打造“周末經濟”和“避暑康養”旅游精品度假區。

聚焦項目建設基建提速“全線沖刺”
一是全力保障十巫南高速公路建設。做好協調服務,保障項目順利推進,確保年底路面施工順利進場。二是全力推動民生項目實施。完成紅巖一級電站除險加固、垃圾焚燒站建設、涼橋中藥材林下種植示范基地建設等重點項目實施。三是全力盤活用好資產資源。用好用活高速建設遺留資產;全面清理鎮村資產資源,探索推廣“村集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按照“資產+入股經濟、山林+特色經濟”的思路,以股份合作、村企聯營的方式為集體創收,積極探索“三變”改革新路徑,做強村內強村公司,帶動村集體增收、群眾致富。

聚焦黨建引領作風錘煉“鑄魂聚力”
嚴格落實全省“干部素質提升年”相關要求,強化能力作風建設,持續深化“13345”黨建工作體系,落實“五天工作法”和“周一接訪、周二下訪、周四化訪”信訪工作體系,嚴實干部作風,打造一支“講政治、講擔當、講團結、講規矩、講情懷、講實干”的“六講”干部隊伍,形成整體工作創一流、特色工作創唯一、單項工作爭先進的良好態勢,養成“夜有所思、日有所動、月有所變、年有所成”的工作作風,以高效率贏得高質量、以快節奏換來快發展。

豐溪鎮將以“開局即決戰”的姿態,把能力作風轉化為發展動能,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為竹溪服務全省支點建設作出豐溪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