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締造工作開展以來,豐溪鎮嚴格落實省、市、縣關于以共同締造為載體深化實踐活動的有關要求,廣泛動員干部群眾參與,積極推進共同締造試點擴面。堅持“問需、問計、問效”于民,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良好氛圍。如今,共同締造的理念正在豐溪鎮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昔日“深山小香港”如今繁花滿處,煥發別樣光彩。
“理念先行”共同締造深入人心
堅持“理念先行,統籌推進”。全鎮抽選理論素養高、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組織能力強的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人員組建共同締造工作組深入村組院落,開展入戶走訪,借助微信群、村民會議、鄉村夜話、宣講會等多種形式在全鎮17個行政村開展共同締造宣講活動,不斷拉近干群、村群之間的距離,搭建起與群眾心與心交流的橋梁,走進群眾內心深處,促使共同締造的種子在同群眾的交流互動中悄然種下。經過多輪次入戶宣傳和答疑,深入淺出地向群眾講解共同締造的意義與方法,持續對群眾素質進行“洗禮”,現如今共同締造理念已更加清晰地印刻在豐溪百姓心中。

“攜手共建”群眾合力筑夢家園
在“黨建引領,政府搭臺,群眾自治”的模式推動下,群眾通過選舉,選出自己的小組理事會,并在鄉村治理中不斷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參與解決村級建設的各類“小問題”。像戈邊河村道路安全護欄缺損、普嶺村安置點環境衛生無人管護、周家壩村暑期兒童沉迷電子產品、朝陽洞村河邊小路硬化、下壩村飲水灌溉等17個村眾多“小問題”就是在群眾的共同參與下逐一解決?!肮步ā钡囊庾R在一個個“小問題”的化解中正悄無聲息地開枝散葉。在共建的道路上,曾經的“旁觀者”變成了主動的“參與者”,群眾的強大合力正讓美好家園的夢想逐步成為現實。

“文化添彩”繪出山村魅力畫卷
結合共同締造工作開展,豐溪鎮以豐富多樣的形式為鄉村文化增色添彩。充滿趣味的公益微電影、熱鬧非凡的鄉村趣味運動會、節日里上演的彩船舞獅表演等,皆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極大地激發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積極性;精心組織“五好家庭”、“豐溪好人”評選,移風易俗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等文化活動,持續推動群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之中;各村紛紛自主組建志愿服務小分隊,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讓溫暖的“愛”在山村遍地開花。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參與中激活了文明鄉風密碼,在文化的滋養浸潤中感受著家鄉的顯著變化,山村那獨一無二的魅力也在文化的強大賦能下綻放光彩。

“環境保護”共建綠色宜居家園
積極推動共同締造理念與環境保護深度融合,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各聯系村領導、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小組理事會紛紛入戶動員,結合“五天工作法”積極開展“清潔家園”活動,逐漸形成了“黨員干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治理格局,從“各掃門前雪”到“眾人拾柴”,大家都成了綠色家園的建設者。普嶺村村民向坤為村內環境治理豎起了大拇指:“我現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共同締造以來,村上的環境變得更美了,路邊、河道、院壩更干凈了”。豐溪鎮將環境保護同“積分制”相結合,不斷激發群眾參與熱情,讓群眾在環境治理中“唱主角”,鼓勵群眾用勤勞的雙手共同打造宜居家園。

“產業發展”山村迎來嶄新希望
豐溪鎮一直致力于推動經濟發展,不斷壯大特色產業。通過探索推行“山場+林下經濟”“土地+特色經濟”“人力+加工經濟”“資產+入股經濟”“資金+入股分紅”等多樣且獨具創新的發展模式,進一步盤活村集體資源資產,提升村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地發展起了大坪貝母、桃花山天麻、豐溪玄參、涼橋黃連、周家壩羊肚菌、正溝蔬菜、遼葉烤煙、紙坊蜂蜜等一系列特色產業,這些特色產業的發展,促進了集體增收,帶動了村民致富,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鄉村面貌不斷換新,處處洋溢著幸福和希望的氣息。

在共同締造理念的引領下,豐溪鎮堅持以群眾共商之智謀劃發展藍圖,用群眾共建之力塑造鄉村新貌,憑群眾共管之心維護和諧秩序,借群眾共評之眼審視建設成果,以群眾共享之樂傳遞幸福溫度。在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中,如今的豐溪正迸發出勃勃生機,豐溪的未來充滿希望,繁花似錦的美景必將長久映照在豐溪的每個山村。(李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