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產業路修好以后,我的小貨車就可以開到自家烤煙地旁邊,苗種和肥料再也不用人工運輸了,只要這個運輸問題解決了,我這兒的烤煙就能種更好了。”近日,位于豐溪鎮周家壩村觀音套的產業路正在動工,村民廖祖國對產業致富充滿了期待。

自共同締造試點擴面工作開展以來,周家壩村二組試點工作組積極入戶走訪,通過召開多次村民小組戶院會,充分了解群眾訴求愿望,提取群眾反映的共性問題,積極帶動群眾獻言獻策,為村莊的富美生活貢獻出自己力量。
7月9日,經過群眾推薦和試點工作組多次摸排,周家壩村二組村民理事會正式成立。
“打通產業出山、帶農致富的‘最后一公里’,讓產業路真正成為群眾的‘致富路’。”這是自5月份開展入戶后,試點工作組整理的最多的共性問題,更是二組村民們殷切的期望,是絕大多數群眾的共同反響。
資金怎么來?工程怎么開展?這是擺在周家壩村二組理事會全體成員面前的一大難題。“我知道,產業路一開始建,肯定避免不了把老百姓自己的地和莊稼都給占了,這個事情要是不能解決好,那我估計別想好好地開始建。而且,我是老百姓自己選出來的,我肯定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啊。”理事會會長譚德平說道。為解決此事,譚某積極表示會帶領理事會其他成員參與村民的溝通工作中,他不辭勞苦地入戶做思想工作,給周邊群眾話家常。經過溝通,村民表示愿意出讓自己的山林、屋場和青苗,如有需要也可以為修路出工出力,就這樣,產業路修建的工程阻礙也得到了解決。關于資金,該村“兩委”成員表示會積極向上級黨委政府申請資金,從而解決資金問題。
據悉,該產業路涉及村民約300畝土地、300畝山林,該地主要用于發展烤煙、中藥材以及部分林下經濟,修建完畢后可以解決中藥材和烤煙種植道路通而不暢的難題。
“該產業路建成后,預計可以帶動周邊約30戶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年產值可達300萬元以上。”說起本村的中藥材和烤煙生產,該村支部書記侯國志如數家珍,有多年種植經驗的他算起賬來輕車熟路。(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