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溪鎮堅持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積極推動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全面、深度融合,緊緊圍繞組織建設、社會治理、人居環境、產業發展等方面,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源動力”,引領該鎮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夯實基層黨建根基,筑牢鄉村振興“橋頭堡”。該鎮堅持把基層黨建作為基礎工作、長遠工作來抓,針對村級黨組織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頭雁領航”工程,細致培養“村級頭雁”,先后組織部分村黨支部書記前往鄖西沙溝、上津和縣內兄弟鄉鎮學習“取經”。同時,在鎮內也陸續開展黨員培訓工作,不斷提升村黨支部書記的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另外,該鎮創新推出“五天工作法”,有效解決了村級黨組織服務能力虛化、治理能力弱化、工作思路不明等問題,結合能力作風建設,壓緊壓實黨支部書記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村級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有效將黨建工作“軟實力”轉化為鄉村發展“硬動力”。

探索社會治理模式,打通鄉村振興“突破點”。為打通鄉村“神經末梢”,優化鄉村社會治理模式,該鎮堅持開展“書記話變化、感黨恩”、移風易俗、法制大宣講等一系列宣講活動,以“一約四會”為載體,深入踐行共同締造理念,以村規民約為基層治理提供規范,以村民議事會發動群眾自覺參與村級事務,以道德評議會弘揚鄉村傳統美德,以紅白理事會促進鄉村移風易俗,以環境理事會美化鄉村環境。注重發揮農村“法律明白人”和“五老”作用,主動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鄉村治理由法治轉化為自治、德治。

強化人居環境整治,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該鎮結合“五天工作法”,將每周五定為環境整治日,重點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強化干群聯動,采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方式,由村黨支部帶頭抓人居環境,村內黨員示范帶頭,將干部與群眾擰成一股繩,構建人居環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同時,該鎮通過召開群眾會、入戶動員等多種方式強化宣傳引導,扭轉村民陳舊觀念,改掉生活陋習。加強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形成“聯系村干部+村“兩委”干部+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群眾”的人居環境整治模式。結合積分制管理,落實“一周一檢查,一月一評比,一年一匯總”的檢查機制,對于環境整治表現優異的村民給予積分兌換,村民對于環境整治的熱情持續高漲。

優化產業發展布局,開辟鄉村振興“致富路”。該鎮全面摸清鎮內產業發展現狀,根據自然地理條件和現有產業基礎,瞄定“全國中藥材特色小鎮”發展目標,確定“擴藥穩煙保菌增蜜”產業發展思路,發揮村民議事協商優勢,匯聚黨員、鄉賢、致富帶頭人等多方力量,盤活土地和山場資源,喚醒“沉睡資源”,全鎮發展中藥材面積1.5萬畝、烤煙6000畝、食用菌150萬棒、羊肚菌200畝、蜜蜂養殖1萬箱、蔬菜500畝,2024年,該鎮被省農業農村廳和十堰市政府授予“一村一品”示范鎮。同時,該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打好打贏招商引資升級戰,通過內招外聯,2023年,先后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個,投資在建3個,新增市場主體20余家。2023年,該鎮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達7.6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511.68元,銀行存款余額5億元,鎮內居民日子越來越旺。

豐溪鎮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以組織振興帶動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一幅帶有豐溪特色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畫正在徐徐展開。(覃太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