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溪鎮堅持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建強組織、拓展思路、激活要素、凝心聚力等措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探索出一條符合鎮情村情、產業發展、群眾受益的發展道路。

黨建領航,集體筋骨“強起來”。“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該鎮堅持推進“頭雁領航”,印發《豐溪鎮“13345”基層黨建工作體系實施方案》,聚焦黨建主責主業,將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作為村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的重要指標,發揮“書記抓”的“頭雁效應”,構建“黨委抓支部、支部管黨員、黨員帶群眾”模式,以黨建為集體經濟“強筋壯骨”。同時,全面摸清村集體經濟底數,按照村情、產業布局和集體意愿,通過支部領辦、村社聯辦、村企聯營、農戶參與的方式,推行“山場+林下經濟”“土地+特色經濟”“人力+加工經濟”“資產+入股經濟”“資金+入股分紅”等不同模式,進一步盤活村集體資源資產,喚醒“沉睡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村集體經濟。
發展升級,特色產業“旺起來”。該鎮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牛鼻子”,深挖豐溪自然稟賦以及十巫高速區位優勢,圍繞“擴藥穩煙保菌增蜜”產業發展思路,打造大坪貝母、桃花山天麻、豐溪玄參、周家壩羊肚菌、正溝蔬菜、遼葉烤煙、紙坊蜂蜜等一批村集體發展示范村,涼橋村依托天麻種植有效破解集體經濟瓶頸。目前,該鎮已實現村村有產業,全鎮80%以上的村已實現集體收入達10萬元,其中:豐溪村、桃花山村、大坪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2024年該鎮榮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利益聯結,群眾日子“好起來”。為實現“村村有項目、戶戶有收入、人人有工作”的發展目標,該鎮不斷探索村集體經濟與村民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村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實現“村黨支部引領、龍頭企業(合作社)管理、基地發展、群眾增收”的效果。同時,該鎮不斷協調合作社等對村民土地進行流轉,協調企業有效吸納附近勞動力固定用工和季節性務工,帶動村民增收,實現從“個富”發展到“共富”增收。2023年,該鎮約有2300余人得到鎮內市場主體帶動,人均增收約5000余元。(覃太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