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聞網(郭軍、柏元軍):近日,年過半百的豐溪鎮遼葉村村民黃春學正在樹林里邊乘涼邊拔草,看著一株株重樓茁壯成長,他高興地說,“野生重樓安了家,我也安心了。”
重樓為百合目延齡草科植物或稱七葉一枝花,重樓的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近年來,發現重樓及其化學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抗炎作用、抗胃潰瘍作用、抗腫瘤作用、心血管作用、鎮靜鎮痛作用、止咳平喘作用、以及抑精作用等生理活性,已成為多種中成藥和新藥的主要原料,具有非常大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豐溪鎮地處鄂渝陜三省交界,位于秦巴山腹地。境內崇山峻嶺、溝壑縱橫、森林覆蓋率達91.1%,素有“高山藥庫”和“黃蓮之鄉”等多種美譽。據有關專家調查統計,僅豐溪鎮境內就有野生藥材300余種,重樓就是其中之一。
黃春學,1955年出生,高中畢業后,從小就好動、多思的他,通過自學,先后從事過自行車修理、鐘表修理、家電維修等多種職業。
2009年,黃春學經營的家電維修店日益不景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網絡上得知,重樓的市場需求量大,價格穩定。
早有轉行念想的黃春學,經過調查,豐溪鎮的山上就生長有野生重樓,于是他認定豐溪鎮的氣候、土質適合重樓的生長。
“凡事事在人為,不試一事無成。”面對妻子及家人的反映,他如是說。
說干就干,他拿出此生積攢的10余萬現金,收購野生重樓種子,開始“野轉家”試種,也開始了自己“野專家”的職業生涯。
據他回憶,在他收購種子這段時間,有近1000人上山采挖,有的一天能掙200多元。
“種植重樓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凡事都得講究技術。”黃春學談起當年的種植經歷感慨萬分。
2010年第一批10畝重樓順利下種,可由于技術不成熟,出苗率很不理想。
帶著一些生產中碰到的問題,黃春學開始了外出取經之旅。他先后到重慶巫溪、湖北宜昌等地現場學習。
通過實地考察,他不僅學到了重樓的種植技術,而且了解到重樓的種植前景非常看好。不虛此行的他,更加堅定了做大做強重樓產業的信心。
第二年,在當前政府和藥材經營大戶劉才可的資金支持下,他又投入20多萬元,購買重樓種子,大規模發展重樓“野”轉“家”。
6月23日,在黃春學家屋后的樹林中,一行行淺綠色的重樓,整齊劃一的長到了第二層,每層都有七片葉子,很是奇特、好看。
黃春學介紹,現在已發展了20畝,今年即可采收。
談及市場銷路,黃春學拍著胸脯說,“這個不用愁,我的重樓早被定購了。”
原來,在他種植第二批野生重樓時,竹溪縣豐溪鎮可娃子藥材經銷公司就與他家訂立了購銷合同,預付了部分資金,保證按市場價如數收購。
據可娃子藥材經銷公司負責人劉才可介紹,黃春學的20畝重樓,預計能產10000公斤,產值在100萬元以上,他家平均每年收入達20萬元以上。
近年來,在“野專家”的帶動下,遼葉村現已涌現出30多戶發展重樓100多畝。
據了解,2012年豐溪鎮新發展藥材面積5000畝,使全鎮中藥材規模達22000畝,年產值在1800萬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