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潤物無聲,時令更迭有痕。近日,春回大地之際,泉溪鎮黨員春訓也在新芽正萌中有序推進。
理論課堂,為筑牢思想扎根基。泉溪鎮黨委始終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心工作,將黨的政治建設放在春訓工作的首位,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必學內容。對在家黨員以三期集中授課的方式,組織他們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并結合骨干黨員、新發展黨員等不同類型黨員的實際需求,精心設計培訓課程,確保培訓的需求導向。針對在外流動的黨員采取“線上學習+結對討論”的方式,整合共產黨員網等平臺優質教學資源,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推送理論學習資料,結對黨員及時與流動黨員微信、電話聯系討論,確保流動黨員思想不掉隊。

觀摩實踐,為集體發展鋪新路。自黨員春訓開展以來,鎮黨委組織黨員干部到鎮內蔬菜大棚、高山土豆繁育基地、農產品加工車間、煙葉種植基地等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和鄉村振興示范點觀摩學習2次,采取“現場教學+實踐操作+研討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邀請產業帶頭人、農技專家等現場介紹產業發展情況,并組織現場研討,引導黨員干部在助力集體產業發展上集思廣益,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新思路與內生動力。同時依托學雷鋒紀念日主題活動、婦女節活動、守水護水活動等,組織黨員干部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參與情景教學,組織“巾幗榜樣故事會”“雷鋒崗志愿服務”等特色實踐活動2次,引導黨員干部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中亮身份、辦實事。

特色培訓,為先鋒帶頭搭平臺。春訓開展以來,泉溪鎮黨委緊扣“科技興農、產業富民”主線,立足本地特色產業,以“田間課堂+多元實踐”模式為抓手,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煙葉基地、土豆種植基地等產業一線開展特色培訓。煙站技術員開設“壟上講堂”,現場演示大壟一次成形技術;土豆種植基地,農技人員指導黨員參與覆膜密植、病害監測等實操;省黨代表張曉蓮在黃連苗圃推廣分層覆土技術,指導黨員按“草木灰+復合肥”配比科學培土,破解幼苗成活率低難題。通過將培訓嵌入產業鏈、成果轉化到田間地頭,真正以“紅色引擎”驅動鄉村振興“加速度”。(杜亞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