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溪鎮瓦房溝村位于泉溪鎮西北部,村委會所在位置距鎮政府17公里,瓦房溝村二組村民共51戶178人,由縣水電公司駐村工作隊進行幫扶,主要產業是以外出務工、傳統農業種植、魔芋種植等為主。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瓦房溝村工作組以入戶走訪為切入點,精準挖掘百姓最想解決的問題,通過群眾推薦和群眾選舉的方式,成立村民理事會,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把老百姓團結起來,一起想辦法、出對策、聚合力、解難題、辦實事。

入戶走訪,了解群眾心里事。自共同締造工作開展以來,瓦房溝村工作組扎實入戶,明確走訪目標,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來宣傳共同締造理念,收集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并且對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家庭狀況、生活環境等進行初步了解。在走訪過程中,工作組成員從拉家常、詢家情、話家事開始,用平和、親切的態度與村民交流,讓村民感受到真誠和關心,耐心傾聽村民的意見和建議,讓村民的想法和需求得到充分表達,并通過解決即知即辦的小事,一步步獲取村民的信任,打開村民心扉,做到讓村民想說、敢說、愿說,許多藏在村民心中的事漸漸浮出水面。尤其是村內主干道由于照明設施不足、夜間通行不安全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共同商量,出謀劃策解難題。瓦房溝村二組村民理事會在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群眾召開村民小組會,“路上沒有路燈,晚上做完農活只能摸黑回家,太不方便了”,“每次夜里騎車,路上沒有燈光視線很差,經常出現交通事故,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等到夜晚天黑下來之后,沒有路燈大家都不愿意出門,串門也不方便,人情味淡了很多”。在村民小組會上,大家都在為村組沒有路燈而發愁。想要安裝路燈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此時有村民提出可以每家每戶出一點,但是路燈價格高昂,大家對于捐款也存在畏難情緒,一時間捐款活動也陷入了僵局。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有村民提出能否和在外創業人士取得聯系,看看他們有沒有辦法,大家紛紛表示認可,理事會會長當即同在外村民進行電話溝通交流,部分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聽到村組建設要安裝路燈,都非常的支持?!鞍惭b路燈是個好事,我一直都想為家鄉建設做點事兒,但一個人長期在外,也沒有什么好點子,趁著這次開展共同締造工作的機會,我們大家一起出點錢,就能為家鄉辦一件實事。”該村創業成功人士鄧勝兵表示。村委會在得知此情況后,特意為此舉辦“愛心人士助力共同締造捐贈活動”。以鄧勝兵為代表的一批瓦房溝村鄉賢代表們慷慨解囊,二組村民也盡其所能進行捐款。短短幾星期,理事會便籌集到了10萬余元的捐款。
合力共建,通村公路齊添亮。資金問題解決后,村民理事會成員同村委會共同商議購買路燈的型號和數量,算好總價錢進行公示,并委托村委會代為購買,同時理事會成員找到路燈安裝專業人士對二組村民進行安裝培訓,村民憑借勤勞的雙手和團結的力量,順利完成了路燈的安裝工作,路燈如同守護者一般,默默照亮著村莊的夜晚?!耙郧巴砩嫌惺鲁鲩T總是看不清路,現在有了路燈,感覺安全多了”,“路燈讓村莊看起來更美了,天黑也有人借著光亮在院落閑聊,農村的風味又回來了”。為了確保這些光明使者能夠持續、穩定地發揮作用,村民理事會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起后期使用和保養的重任。在他們的精心管理下,路燈的每一次閃爍都充滿了溫暖和希望,為村莊的夜晚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線。
泉溪鎮瓦房溝村二組通過解決路燈難題,調動村民積極性,讓村民真正了解共同締造的理念,通過“群眾提訴求、理事會建清單、村民議措施、村委會審核、群眾共參與”的模式,讓群眾唱主角,把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好,改變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攬的局面,真正實現從“你”和“我”到“我們”的轉變。(操澤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