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最怕熱,一到高溫季節,做好蜂箱的遮蔭散熱措施尤為重要?!鼻宄?,太陽還沒正式“上班”,湖北省十堰市泉溪鎮壩溪河村村民張顯志就開始了忙碌:先用清水沖洗門前屋后52箱蜂箱,再用前一天砍來的芭蕉葉,為其搭上涼棚。
“在我眼里,這一只只飛舞的小蜜蜂,就像一顆顆跳躍的‘金豆子’。”在一處蜂箱旁,張顯志小心翼翼地打開蜂箱蓋,熟練地取出一片蜂巢。一時間,成百上千只蜜蜂盡情飛舞,陣陣蜜香撲鼻而來。張顯志看著金黃透亮的蜂蜜,臉上洋溢著甜蜜的笑容。“山里生態好,山上蜜源多,養蜂成了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睆堬@志介紹,2023年,自家養蜂325箱,出售蜂蜜近1000公斤,增收10多萬元。
位于鄂渝陜三省市交界處的竹溪縣,森林覆蓋率達82.6%,域內山高林密,蜜源豐富,且無污染源。近年來,竹溪縣委、縣政府立足生態優勢,通過成立蜂業協會、制定《竹溪縣蜜蜂養殖技術規范》和《竹溪縣蜂蜜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申報“竹溪蜂蜜”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培育蜂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探索“協會+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培養養蜂能手、舉辦蜂產品展銷會等一系列舉措,推動蜂蜜產業健康發展。
能人帶動巧增收。在竹溪縣,蜂業被稱為“空中林業”“甜蜜產業”。在豐溪鎮西米河村林下養蜂基地里,群蜂穿梭在蜂箱與花草之間。養蜂人朱明全身穿防蜂衣,頭戴防蜂帽,正在打理自家蜂箱。從小在西米河村長大的朱明全,從2009年的20多箱蜜蜂起手,一邊養殖一邊摸索竅門,截至目前已發展到500多箱蜜蜂,成為遠近有名的養蜂能手。養蜂不僅幫朱明全自己過上了好日子,在他的帶動下,西米河村及周邊80多戶村民依靠養蜂實現增收。
市場引擎添動能。位于桃源鄉的竹溪縣順達農業專業合作社是竹溪縣林下養蜂產業發展龍頭之一。合作社專注從事蜂箱加工、養蜂技術培育、巢礎加工、中蜂繁育、土蜂蜜和蜂巢蜜的線上線下銷售等業務,所產野迪牌蜂蜜深受消費者青睞。合作社利用桃源鄉茂密的森林資源作為養蜂產業基地,鼓勵當地林農在門前屋后、林中空閑地養殖蜜蜂。合作社一頭對接市場,一頭聯接農戶,目前已吸納1000多戶村民加入養蜂產業,養殖蜜蜂1.5萬多箱,年產優質原生態蜂蜜300噸,產值4000萬元左右,帶動蜂農年戶均增收超過3000元。
數字賦能蜜更甜。素有“中藥材特色小鎮”之稱的豐溪鎮,利用域內“天然藥庫、四季藥香”的資源優勢,實施“智慧養蜂”項目,新建占地200平方米的蜂蜜加工車間,配套購進標準化包裝設備,建立智慧養蜂溯源系統及銷售平臺,安裝視頻監控100套,對全鎮50箱以上蜜蜂養殖區進行實時監控,確保養殖全過程可追蹤溯源。目前,豐溪鎮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達12家,蜜蜂養殖戶達200余戶,累計養蜂8000余箱,年加工蜂蜜產品10萬公斤,產值達2000萬元,帶動800余戶農戶實現穩定增收,培養專業化養蜂能手60余人。
品牌加持提質效。7月中旬,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公布2024年第一批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竹溪蜂蜜成功入選,這將推動竹溪縣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同時,早在2021年12月,“竹溪蜂蜜”就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實施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竹溪縣所轄的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豐溪鎮、泉溪鎮等12個鄉(鎮),180個行政村在列。依托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品質保證,竹溪縣培育的“竹溪土蜂蜜”“野迪”“泗水朝陽宮”“壩溪山寶”等10多個蜂蜜產品,在淘寶、京東、竹溪老家網等平臺銷售,產品銷往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并廣受好評。
截至目前,竹溪縣蜜蜂養殖量8萬余群,年產竹溪蜂蜜1000余噸,年蜂蜜產業綜合產值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