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竹溪縣泉溪鎮壩溪河村圍繞“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積極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因地制宜發展蜂蜜產業,打造“壩溪山寶”品牌,實現群眾和村集體雙增收,把一個山大人稀、位置偏遠的小山村發展成為如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近50萬元的美麗鄉村。
摸清家底,統一思想,夯實“三變”改革基礎。多年以來,由于“分”得不充分、“統”得不夠的體制機制等原因,壩溪河70%集體資源長期處于“休眠”狀態。為讓沉睡的資源和分散閑置的資產活起來,該村黨支部積極作為,對村集體資源、資產再盤點、再造冊,共摸底閑置山林6萬余畝,水域600余畝,集體房屋、集體場地2萬余平,估價逾8千萬元。之后,村黨支部通過戶戶走訪、召開黨員大會、“兩委”會議、村民會議等形式,對“三變”改革進行宣傳解釋,對資源、資產閑置情況進行通報,就閑置資源、資產使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開展充分討論。群眾一致認為,壩溪河村要實現村強民富,就必須貫通黨建、合作社、群眾三者關系,充分利用村集體資金、資源、資產,推進“三變”改革,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以產業振興帶動村集體與群眾雙增收。

辦好合作社,做強產業,鑄就“三變”改革載體。壩溪河村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山上各種花木有一百二十多種,發展蜜蜂養殖具有先天優勢。壩溪河村黨支部瞄準這一優勢,以“三變”改革為抓手,牽頭領辦合作社。村集體以申請到的產業幫扶資金10萬元以及閑置房屋2處、集體山林1萬畝入股,村民每戶入股500元,合作社采取“免費發放蜂桶、包技術服務、包產品回收、保利潤分紅”的“兩包一保一免”模式,發放蜂種1箱、蜂蜜按市場價回收、年終統一分紅,并注冊“壩溪山寶”品牌,帶動全村養殖蜜蜂超3800桶,年產優質蜂蜜近5噸。在該村幫扶單位湖北省郵政公司的幫助下,“壩溪山寶”牌蜂蜜銷往武漢等市場;同時,該合作社還幫助村民銷售核桃、洋桃、蜂蜜、土豆干、苞谷糝、竹筍等土特產品。2023年,合作社營收160余萬元,實現村集體增收40余萬元,帶動全村農戶戶均增收6000余元。下一步,該村計劃充分利用海拔高、生態好、水域大的優勢,引進優質市場主體,以閑置水域入股,發展冷水魚養殖,進一步增加村集體與農戶收入。

用好收益,改善村貌,提升“三變”改革成效。在村集體經濟未壯大以前,面對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居住環境不夠整潔、群眾參與村級治理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村“兩委”想了很多辦法、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效不夠理想。村集體經濟的壯大后,這一局面發生了大幅改變。近幾年,該村年年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形成一致意見,從村集體經濟中拿出一部分用于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善維護等,據統計,從2021年起,村集體出資80余萬元維修村內路燈60余盞、新建平板橋1座、延伸煙葉產業路1500米、新修村民健身休閑廣場1處,同時,為鼓勵本村學生奮發向上,該村每年對考上一本的學生獎勵5000元用于助學,針對比較困難的家庭,村集體按照比例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臨時救助。此外,該村還圍繞新民風建設、產業發展、環境衛生、家風家教、熱心公益等方面制定了積分制管理辦法,利用村集體資金設立積分超市,通過公開評比、積分加減、積分兌換,引導村民人人參與村級治理、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形成了環境整潔、鄉風文明、群眾富裕的美好局面。(汪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