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風拂過流水淙淙的萬江河,花朵與樹影一起延伸向河岸,筆直青柏與五彩鮮花相映成趣,陽光撥開云層透過銀杏樹的縫隙,光影斑駁,三三兩兩的人群漫步在整潔干凈的河堤……這是泉溪鎮壩溪河村掠影。為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泉溪鎮堅持運用“共同締造”理念,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在外能人為推手,以群眾為主體,以提升群眾幸福感為目標,以滿足群眾日常需求為抓手,廣泛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締造幸福生活。
專班注重建好用好群眾隊伍。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村民才是村莊的主人。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自治,實現基層治理由“政府主導”向“多元共治”轉變,為鐵打的營盤留下“鐵打的兵”。在原有“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群眾”四級組織架構基礎上,專班引導群眾成立理事會、監事會、婦女小組、志愿服務隊、文藝宣傳隊、矛盾糾紛調解隊、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隊伍,院落“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自治體系逐漸形成,將“獨唱”變為“合唱”,群眾都有了“角色”,生活豐富了,聯系緊密了,事情順暢了。
集中觀摩打造比學趕超氛圍。通過“鎮統籌、片組織、村執行”,組織群眾外出看一看、比一比,提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與其他鄉鎮“先進村”相互對比模式,實現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組織開展“致富帶頭人”“最美庭院”“文明新風帶頭人”“創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制定評議制度和積分管理制度,將評選結果與積分掛鉤,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共建的力量來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為了人民。壩溪河村共同締造試點工作專班將堅持運用“五共”理念,進一步辦好民生實事,匯聚更多力量,建立長效機制,穩步推進共同締造活動深入開展,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譚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