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匯灣鎮秦坪村的柏油環村公路上,心靈迎來久別的靜謐安逸。白墻黛瓦、花木扶疏、魚躍鳶飛,此刻陽光正好,微風拂面,一幅秀美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畫卷逐一映入眼簾,干凈、整潔、舒適的人居環境令人稱贊。

近日,秦坪村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發動群眾房前屋后自己干、環境衛生比著干、產業發展主動干、基礎項目投工干,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探索出一條“村美、人和、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順民意、謀民利,才能凝聚民心民力。秦坪村通過灣子會、戶院會、挨家挨戶走訪、微信群征求意見等途徑,搭建起與村民之間的“連心橋”,充分凝聚群眾思想共識,發動群眾人人當好村級建設主人翁。

建設靠投工投勞,材料靠就地取材。在村灣改造過程中,村民們“變廢為寶”,紛紛拿出自家的水缸、瓦片、木材等建筑材料,即節約了成本,又美化了村灣。

村內小型公共設施管理和維護分區到戶、責任到人。組內一些基礎性的公共設施建設、維修、管理不再等鎮村想辦法、靠政府來投錢了,該建的大家齊心協力建、該維修的大家自己動手干,大到廣場,小到路牌的管護都“名花有主”,所有公共設施都有人“關愛”,徹底改變了過去傳統觀念和老舊做法,整組環境面貌變得更整潔舒適了。

在群眾共同參與下,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變,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加強烈,村“兩委”趁著村民熱情不減,以老人、婦女、兒童以及鄉賢能人為抓手,以“鄉村夜校”“小手拉大手”等活動為載體,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真正做到“老人有威望、孩子有希望、婦女能頂半邊天、鄉賢能人建新功”。

產業發展是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必由之路,秦坪村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創新“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盤活閑置資源資產,在鞏固茶葉、花生、油菜等傳統作物基礎上,新增流轉200畝土地發展艾蒿種植,帶動15戶通過土地入股分紅5萬元。招商引進湖北魚多多養殖有限公司發展設施養魚167畝,村集體以流道設施資產入股分紅40萬元,76戶農戶以土地實現入戶分紅8萬余元,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走出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徑。

匯灣鎮秦坪村黨支部書記張千剛表示:“我們將依托共同締造,以‘大魚小村’為發展定位,引導村民發展庭院經濟,鼓勵農戶發展農家樂,發展垂釣經濟,讓群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鄧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