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有規,民有約,基層自治定導向。理事會,常研判,大事小事不獨斷。”這是匯灣鎮秦坪村村兩委、理事會成員、部分群眾代表商量《村規民約》的情景。
近年來,匯灣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探索,將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聽民聲、匯民意,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在加強基層治理、引領文明鄉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
為制定出一份立得住、行得通的《村規民約》,該鎮堅持自治、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原則,各村結合共同締造,相繼召開移風易俗推進會,倡導村民積極發揚主人翁精神,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認可的“紅白喜事怎么辦、環境衛生如何干、鄰里關系怎樣處”等有效提議納入其中。并通過積極籌備,制作了“五會”工作制度及“村規民約”紅黃榜,引導村民將村規融入日常生活。
為激勵群眾廣泛參與,按村規民約要求執行,該鎮結合積分制,將鄉村治理中村規民約、村居環境、鄰里和睦、互幫互助、移風易俗、文明家庭、公益活動等各項內容細分量化,對村民的表現進行考核,以積分的形式進行獎懲,建立積分兌換超市,村民可憑借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激發村民廣泛參與到村級事務管理中來,將基層治理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讓“村里事”變成“家家事”。
“村規民約已成為村民的行動指南,我們村制定的村規民約就像一把尺子,丈量著村民的行為,更好地規范轄區群眾的言行舉止、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尚。”秦坪村黨支部書記張千剛說。
下一步,該鎮將結合共同締造工作,進一步引導村民優化村規民約,讓村規民約不僅僅停留在紙上、掛在墻上,更能“走進”村民心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培育文明新風、推動美麗匯灣建設的有效載體。(呂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