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時新
當前,新醫改促使醫療保障體系更趨完善,新農合、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全面覆蓋,多元化辦醫格局快速形成,惠民力度空前加大,尤其更加注重基層和基本保障,進一步激活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筆者認為,規劃好、實施好我縣衛生事業“十二五”發展應重點把握以下“三點”。
一、堅持科學發展這一主題
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衛生部門,擔負人民群眾的醫療和疾病防治任務,保障人民群眾病有所醫、病能早防是最大的、最基本的民生工程。實現人民群眾這一根本利益,必須把加快衛生事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努力擴大全縣衛生資源總量;必須立足衛生工作全局,加強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不同衛生體系之間的協同配合,堅持做到城鄉衛生事業、中醫與西醫、醫療與防疫、基礎設施設備與人員素質統籌兼顧;必須大力加強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區社區衛生等薄弱環節建設,進一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調整醫療衛生結構,防止重城鎮輕鄉村、重醫療輕預防、重西醫輕中醫、重大病輕小病、重設備輕人才、重高端輕基礎的格局出現;必須堅持實施衛生服務均等化,讓農村居民、城鎮居民、無收入及低收入人群等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維護社會公平。
二、抓牢轉變發展方式這條主線
作為醫藥衛生領域,一是必須堅持把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按照人口分布、發展水平、衛生需求合理設置醫療衛生機構;要通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來實現讓縣級綜合醫院在醫療服務上向高、全、新方向發展;讓專科醫院在重點疾病治療上發揮優勢,讓疾控、婦幼保健機構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發揮指導作用,讓鄉鎮衛生院在基本醫療服務上發揮主力軍作用,讓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級衛生室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上大顯身手。二是必須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具體講,把科技進步成果應用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檢測,實現快速、便捷、準確、高效目標,方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三是必須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講,就是創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讓農民朋友有病能醫,堅持執行基本藥物零差價銷售,降低藥品費用,讓更多人治得起病。四是必須堅持把改革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采取十項措施實現十大突破
(一)堅定信心,在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上實現新突破。一是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最關鍵的是實施鄉鎮衛生院藥品零差率銷售;二是實施績效工資。關鍵是依據德、能、勤、績以及技術含量、風險程度、勞動強度分配績效工資,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充分發揮醫療骨干、重點科室的作用。
(二)加強新農合監管,提高補償率,著力在醫療保障水平上實現新突破。穩定較高參合率,提高住院補償最高支付限額,全面實現門診統籌,積極探索按病種付費、限額付費、總額付費等支付方式的改革,提高“一卡通”的使用率,方便農民群眾就醫。
(三)抓基層、強基礎,著力在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上實現新突破。重點加強艾滋病和結核病防治;認真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和現代結核病控制項目措施;切實加強以霍亂為重點的腸道傳染病和其他突發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著力加強衛生應急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衛生應急處置水平。
(四)強化管理、狠抓落實,著力在婦幼衛生工作上實現新突破。重點抓好以農村育齡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和“降消”項目的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和平產免費項目的實施;繼續抓好“婦女健康”行動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狠抓“兩個系統”管理,控制孕產婦死亡現象發生,降低嬰幼兒死亡率。
(五)全面推動縣、鄉、村三級整體聯動,著力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上實現新突破。進一步實施免費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9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繼續推進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改爐降氟、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力開展“湖北省農村居民健康工程先進縣”創建活動;以創建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抓手,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人人擁有家庭醫生”健康行動;積極實行社區首診、雙向轉診制度,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大醫院雙向轉診制度,提高優質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的利用率。
(六)切實加強醫療服務監管,著力在醫療質量上實現新突破。深入推進“醫療質量荊楚行”活動和醫院等級評審工作;切實強化醫療服務監管,加大用血安全、醫院感染管理、病歷書寫規范和處方質量等專項檢查,防范醫療糾紛;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系統,加強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分級分類管理;積極探索臨床路徑管理和單病種控制試點工作,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深化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完善醫患糾紛處置機制;全面實施“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強化醫務人員“三基三嚴”訓練,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整體素質。
(七)突出重點、克難奮進,著力在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上實現新突破。深入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保障群眾飲食安全;加強職業衛生監督工作;加強對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和職業衛生服務機構的監督檢查;加強醫療機構放射防護監督管理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全面推廣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量化分級管理;加強對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單位的監督檢查;加強傳染病防治和學校衛生監督工作;加強醫療服務市場監督管理,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加強衛生監督能力建設,提高衛生行政許可和執法質量。
(八)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步伐,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著力在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上實現新突破。進一步加強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建設;認真實施“三名”(名院、名科、名醫)工程,強化中醫重點??疲▽2。┙ㄔO及中醫特色科室建設;切實加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科和中醫人才隊伍建設;規范中醫醫院臨床科室設置;選擇臨床療效好、中醫藥治療有特色的優勢病種,建立診療規范和療效評價體系并加以推廣;擴大中醫藥服務范圍,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治療率;積極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
(九)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在引進高素質人才上實現新突破。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在職學歷教育、進修培訓等途徑,提高技術水平;加大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引進力度,嚴把入口關,擇優錄用;堅持立足自身培養和引進并重的原則,建設人才梯隊并儲備人才,真正使人才想進來、能進來、留得住、用得上、有作為;組織實施好農村衛生人才發展戰略,扎實做好衛生扶貧、衛生下鄉、衛生支農工作。
(十)加強衛生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在項目爭取工作上實現新突破。確保完成縣中醫院門診樓建設、縣河衛生院小田門診部綜合樓項目和2011年8個重點村衛生室建設任務。加快縣醫院生活區外遷工作及門診綜合大樓立項等工作,爭取2011年開工建設。積極爭取縣婦幼保建院綜合樓建設項目、縣衛生局衛生監督局辦公樓建設項目和縣醫療急救中心建設項目,并爭取早日開工興建。(作者單位:縣衛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