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竹溪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 賀德斌
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0年以來,竹溪縣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開展工作,深入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大力推進干部作風建設,認真解決反腐倡廉建設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真正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要求很好地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各項工作中。2010年,全縣反腐倡廉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縣紀委監察局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綜合排名第二,宣傳調研、黨風廉政建設等單項業務工作排名前三;紀檢監察組織“雙十工程”建設榮獲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干部創新工作二等獎,水坪鎮前進村紀檢小組榮獲“全省基層組織建設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一、在緊貼中心服務發展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1、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對2008年以來財政資金和政府投資開工建設的項目,對排查出來的問題及時提出建議意見,目前已排查181個項目,糾正問題24個。
2、深入開展房地產市場專項治理。會同縣建設局、縣房管局等單位共清理整頓建房戶709戶,面積56萬多平方米,合計征稅、補費1653萬余元。
3、深入開展“小金庫”問題專項治理。對102個單位開展了“小金庫”專項自查清理,對17個單位進行了檢查,查出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18個,并督促整改,各單位財務管理和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四是深入開展源頭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堅決治理規避政府采購,部分政府采購效率低、價格高等問題,實行管采分離和預算管理,不斷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
二、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1、強化措施扎實推進領導干部作風建設??h委每年確定一個主題開展作風教育,先后開展了“作風建設活動月”、“作風建設年”、“千名干部進農家,四聯四幫促發展”、“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等系列活動。把縣四家領導統一納入黨政班子分工,每位縣級領導聯系一個鄉鎮、一家企業、一項重點工程、一項產業、一個村、一個農戶,要求黨員領導每年下基層調研時間不少于2個月。年初縣委向全縣人民承諾要辦的十件實事,明確責任人、目標要求和完成時限。重大行政決策實施后,邀請群眾進行測評。建立了領導定期接訪、約訪和下訪制度,對重大信訪事項,明確牽頭負責人,及時處理。鼓勵干部到基層、到艱苦的地方經受鍛煉,積極推進黨務、政務公開,嚴格公開的內容、程序和方式。
2、深入開展轉變機關作風專項治理。制定了黨員干部“作風建設五條禁令”,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治理“節日病”、治理“三公一金”等活動。組成專班對各單位上下班紀律、公車私駕、公款吃喝、抹牌賭博、中午飲酒等情況進行檢查,對涉酒駕車通報批評2起,立案處理1起,免職1起,中午“禁酒令”得到較好落實。
3、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勤政廉政和作風建設嚴格依法行政的實施意見》,將作風建設、政務公開、提高行政執行力等工作任務分解為3大項44小項,由47個部門各負其職,通過落實季度巡查、半年檢查、平時抽查、年終考核、結果通報等工作措施,對機關作風、工作效能和服務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對發現的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提醒和提出改進措施。各部門嚴格落實行政問責制,完善首問責任制、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建立健全了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三、在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1、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近年來,扎實開展了農民工技能培訓、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專項清理和城鄉低保專項治理監察,強化對支農惠農資金兌現落實的跟蹤督促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督促整改。加大了清兌拖欠農民工工資和協調處理勞資糾紛事件的力度,僅2010年就清兌拖欠農民工工資165萬元,協調處理勞資糾紛事件共計29起,涉及188人,賠償金額253萬元。加強對各種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無違紀現象發生。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行業和部門作風有了進一步好轉。
2、扎實開展效能監察。圍繞招商引資、工業項目發展、新農村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安全生產、移民等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的推進,開展效能監察,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督促環保等部門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共檢查企業排污口25個,居民生活排污口50余個,下達《環境保護違法行為限期整改通知書》2份;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對全縣涉藥單位及監管對象進行了藥品監督抽樣和跟蹤監督抽樣,完成藥品篩查273批次,日常監督抽檢75批次,查辦案件61起。結合全縣人口計生清理整頓工作,查辦了28件黨員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案件;加大對經濟環境案件的查處和協調服務工作力度,共接受經濟環境投訴25件,調處25件,為企業和業主減負20余萬元。
四、在查辦案件工作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堅持有案必查、有貪必反、有腐必懲,始終保持查辦案件的高壓態勢。2010年,縣紀委受理信訪舉報109件(次);初核線索104件;立案45件,同比持平,其中涉及鄉科級干部4件4人,萬元以上經濟大案6件6人;結案45件,給予45人黨政紀處分。通過查辦案件,挽回經濟損失80余萬元。
五、在懲防體系建設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以實現“十個全覆蓋”目標為重點,統籌推進源頭治腐各項工作。以促進擴大內需政策貫徹落實為目標,對財政資金和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監督檢查面達到100%;以提高行政效能為目標,投資46.8萬元,建立全縣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平臺,實現了網絡視頻監控、數據監控和省、市、縣電子監察系統互聯互通;以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目標,開展腐敗風險教育活動127次,排查風險點1041個,1106個崗位通過評估定級;以推動廉政文化“八進”為目標,廉潔教育活動豐富多彩,舉辦了“清風頌”專場文藝晚會,組織開展了廉政演講比賽、《廉政準則》知識測試、廉政文化進家庭大簽名等活動,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加大黨風廉政宣傳力度,在各級新聞媒體用稿235篇(條),不斷深化“百里廉政文化長廊”建設,進一步凸顯廉政文化品牌,全縣建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基地16個、廉政書屋319個,樹廉政宣傳牌1200塊;以規范招投標市場秩序為目標,堅持公正公開,督促相關單位認真執行招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四項制度”,堅持實行管采分離和預算管理,不斷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以從源頭上防治“小金庫”為目標,堅持強化監管,深入開展“小金庫”問題專項治理,全縣109家預算單位和鄉鎮納入了國庫集中收付改革范圍,納入面達100%;以為民利民便民為目標,縣行政服務中心工作逐步規范,按照“六有”標準建鄉鎮便民服務大廳15個,按照“三有”標準建村(社區)便民服務室296個;以規范村級資產、資金、資源管理為目標,全縣296個村完成“三資”清理并實行委托代管;以公共權力運行公開透明為目標,政務、廠務、村務、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和基層黨務公開面進一步擴大,內容和形式更加規范;以提高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水平為目標,認真落實中紀發〔2009〕9號、10號,鄂辦發〔2009〕51號和十紀發〔2010〕6號文件并向下延伸,大力開展“雙十工程”建設,縣鄉村三級紀檢監察組織建設明顯加強。
六、在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中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1、縣紀檢監察機關建設全面加強。以“雙十工程”建設為載體,實現了縣、鄉、村三級紀檢監察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業務建設的全覆蓋??h級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班子成員政治待遇、機構編制、經費保障和裝備配置等已基本到位。
2、干部隊伍形象不斷提升。進一步加大了干部交流提拔力度,全縣紀檢監察組織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圍繞“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主題,扎實開展了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通過編錄下發《竹溪縣紀檢監察干部手冊》、“以案代訓”、掛職鍛煉等形式加強業務培訓,嚴格管理監督,進一步樹立了紀檢監察干部“可親、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3、“雙十工程”建設深入推進。大力實施“鄉(鎮)紀委十有建設工程”,縣政府投入23萬元為鄉鎮紀委配備了摩托車、攝像機、照相機、錄音筆、電腦等辦公辦案設備,配齊了專職紀委副書記,15個鄉(鎮)紀委全部達到了“十有”規范化建設要求,普遍實現了辦公辦案裝備齊全、辦公用房充足、經費保障有力、工作運轉有序的目標。大力實施“村(社區)紀檢小組十有建設工程”,“兩會海選制”產生村(社區)紀檢小組組成人員,準確界定村(社區)紀檢小組工作職責,全面落實村(社區)紀檢小組工資待遇,健全村(社區)紀檢小組教育培訓機制,全縣319個村(社區、場),已配備紀檢小組成員957名,工作全面開展,運轉井然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