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人大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作用
王先華 張體輝
創新社會管理,是新時期的一項重大課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依法參與社會管理,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在今年的2月1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因此,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重要的政治任務,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創新社會管理中大有可為。
一、切實加強任免監督,使人大任命的干部在社會管理創新中起帶頭作用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遵守政治原則,發揮職能作用,堅持黨管干部與人大依法選舉任免的統一,真正把權力賦予黨和人民信任的、能為人民干實事、謀利益的人,使人大任命的干部在社會管理創新中起帶頭作用,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組織保證。一要進一步改進任免辦法,真正做到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要深化擬任人員任命前的考察,深入細致地考察被任命人員的工作、生活、作風等情況;要嚴格任前法律考試,讓擬任人員知法懂法;要實行任前詢問制,規范任免工作程序。二要進一步擴大推薦權,讓更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參與推薦,充分尊重民意,真正把民意認同度高的人選出來。三要進一步強化干部任后監督,堅持對“一府兩院”及其工作部門和有關國家機關(包括本縣區域內中央、省、市所屬的國家機關)的工作評議,結合平時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堅持既對事又對人,把對人的監督融入到工作監督之中,促進被任命人員依法履職、恪盡職守、忠實為民,保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履行職責。
二、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使人大代表在社會管理創新中起模范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人大工作的開展依靠代表、人大工作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潛力在代表,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代表人民,最了解人民群眾想什么、急什么、怨什么。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和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組織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民情,真實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不斷拓寬民主渠道,為代表有效參與和深入了解民情設立多種途徑,保障代表知情權,有效支持、促進和保證代表依法履行職務,積極組織代表培訓和開展深入的專題調研,進一步夯實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礎。重視對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辦理,對“一府兩院”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情況進行督查,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發揮人大代表在人大工作中的作用,使人大代表在社會管理創新中起模范作用。
三、提高人大干部素質,使人大干部在社會管理創新中起表率作用
要努力提升干部素質,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本領,使人大干部在社會管理創新起表率作用。一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政治理論是人大履行職責、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礎和履行好人大工作職責的政治基礎,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質。當前,要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理論、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自覺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二要加強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大業務知識學習。通過學習,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和優勢,熟知人大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人大工作的程序和規則,不斷探索做好人大工作的新經驗、新方法,努力爭當人大工作的行家里手。三要加強對法律知識學習。就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執行職務而言,特別要注意學習憲法、地方組織法、選舉法、代表法和與人大工作有密切關系的法律、法規,熟悉和掌握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不斷增強法律意識,真正做到嚴格依法履行職務。四要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和現代科技知識學習。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科學、新技術、新知識不斷涌現。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就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學習新理論,掌握新知識,不斷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儲備,不斷提高依法履職的本領。(作者單位:縣人大常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