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匯灣
——匯灣鄉黨委書記、鄉長唐秉勇訪談錄
記者唐勇
全縣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會召開后,匯灣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行動,按照縣委要求,迅速對以“進農家、唱紅歌、讀經典”為主要內容的創新社會管理、加強群眾教育活動進行了周密部署,確保活動穩步有序開展。近日,記者專題采訪了匯灣鄉黨委書記、鄉長唐秉勇。
記者:請你談談對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理解?
唐秉勇:開展創新社會管理活動,是加強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促進黨風政風好轉的一個具體行動。對于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改進機關作風、培養鍛煉干部、落實惠民政策、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為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向建黨90周年獻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我覺得應從六個方面加強理解。一是符合形勢發展和氛圍的需要;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三是切實轉變黨員干部作風的需要;四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需要;五是提升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形象的需要;六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
記者:匯灣鄉如何結合實際開展好創新社會管理活動?
唐秉勇:為開展好創新社會管理活動,匯灣鄉提出了“1234567”工作目標和要求,即:在做好縣工作隊來我鄉對接聯絡和接洽服務工作的同時,圍繞一個主題、做到兩個全覆蓋、明確三個活動載體、注重四個結合、開展感恩教育“五進”活動、實現六個大目標、堅持七個到戶。
圍繞“一個主題”,就是以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科學發展為主題;做到“兩個覆蓋”,就是工作隊覆蓋全鄉所有行政村、工作隊員足跡覆蓋全鄉所有農戶;明確“三個載體”,就是以“百名干部進農家、六問六幫促發展”活動、千余農戶唱紅歌活動、萬余群眾讀經典活動為載體;注重“四個結合”,就是要與創先爭優活動和基層組織“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相結合,與建設茶葉水電大鄉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推動當前工作相結合;開展感恩教育“五進”活動,就是開展感恩教育進支部、感恩教育進機關、感恩教育進校園、感恩教育進協會(企業)、感恩教育進農家活動;實現“六大目標”,就是機關干部與農民群眾感情大增強、干部能力水平大提高、工作作風大轉變、農民實惠大增加、全體干部精神大振奮、促進農村經濟大發展;堅持“七個到戶”,就是政策法規宣傳到戶、科技信息服務到戶、唱紅歌讀經典活動開展到戶、項目物資幫扶到戶、和諧創建指導到戶、黨員干部作用發揮到戶、問計求策走訪到戶。
記者:匯灣鄉創新社會管理活動分哪幾個步驟開展?
唐秉勇:匯灣鄉加強新時期群眾教育、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活動從3月中旬開始,到7月上旬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動員部署階段(3月15日-3月22日)。第二階段為推進實施階段(3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這個階段,一是發動引導群眾,開展唱紅歌、讀經典和感恩教育五進活動。二是進村入戶走訪、了解社情民意,準確掌握群眾所思、所憂、所盼,重點了解農村政策落實、農村民生改善情況,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要求與期盼,以及當前“三農”發展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等。三是開展幫扶共建、化解矛盾問題。各工作隊結合基層實際、群眾需要和部門職能,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多辦解民憂、謀民利、化民怨的實事好事。重點圍繞促進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幫助解決農村基礎設施、村莊環境整治、安全飲水、就醫、上學、務工等農民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四是探索完善機制、促進農村發展。要帶著感情掌握和了解駐村民情民意,通過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充分利用以“百名干部進農家、六問六送促發展”等活動為載體,以“進農家、唱紅歌、讀經典”為主要內容,大力加強新時期群眾教育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一些新辦法、新思路,力求在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構建和諧干群關系、倡導農村文明新風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第三階段為總結表彰階段(6月下旬),主要是總結成績、開展考評、進行表彰等。第四階段為建章立制階段(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這個階段以基層組織“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為抓手,指導和幫助聯系村抓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群眾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
記者:你所談的“六問六幫”主要指那些內容?
唐秉勇:“六問六幫”即:一是問產業大戶、技術能手致富經驗,幫助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二是問老黨員、老干部發展良策,幫助他們了解養生之道及保健知識;三是問維穩重點戶、意見戶事情原委,幫助解開送解決辦法;四是問困難戶、留守戶、低保戶衣食冷暖,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五是問外出戶、返鄉戶就業現狀,幫助他們掌握就業技能,選準發展項目,了解致富信息等;六是問代表戶(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收集意見建議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在履職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收集整理合理意見,納入決策內容。
記者:對如何開展好“百名干部進農家、六問六幫促發展”等活動,將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唐秉勇: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機制。將工作任務分解細化到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建立層層負責制,明確工作職責,為活動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積極在報刊媒體上宣傳報道全鄉開展活動的動態、典型人物事跡、好經驗、好做法,同時充分運用鄉門戶網站、辦簡報、村電教室、村廣播室、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宣傳聲勢,引導活動健康發展。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教育、衛生、文化,民政、農技、畜牧獸醫等單位結合部門工作職能,通過送(技術)戲下鄉、歌詠比賽等形式,組織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學唱、傳唱紅色經典歌曲。
三是加強督辦保成效。各工作組成員要從六種對象中確定幫扶對象結成對子,落實幫扶措施。在聯系群眾中,具體做到“五個一”,即發放一張民情聯系卡、撰寫一本民情日記、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每周進行一次走訪,上報一份民情分析報告。聯系戶工作考核要與年度考核掛鉤,民情日記一天一小結,一周一碰頭(周五下午召開碰頭會),由各小組組長匯報走訪記載情況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落實情況,推行“一個公式”,即將駐村工作組成員名單、職務、聯系方式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推行調閱民情日記、調看相關記錄、入戶核查、現場調查、電話抽查的“二調三查“工作法開展督查,鄉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將督查情況通報。
四是強化工作紀律。進村干部一律吃住在基層,按標準給付食宿費用。在工作中要比感情、比作風、比措施、比收獲。要真正實現“兩個全覆蓋”,即工作組覆蓋所有行政村,工作隊員覆蓋全村每個農戶,實現“四個在一線”,即民情民意在一線掌握,黨的政策在一線落實,干部作風在一線轉變,科學發展在一線體現。同時建立完善群眾評價機制,對“六問六幫”進農家活動進行滿意度測評,以此確保整個活動扎實有效、不走過場。
記者:開展這項活動,對匯灣鄉“十二五”規劃實施能起到什么作用?
唐秉勇:在“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匯灣提出了“山上板栗(毛栗)山腰茶、綠茶園里套木瓜(藥材)、低山糧油戶戶抓、綜合養殖上千家、田園人家美如畫”的產業和新農村建設目標,預期全鄉人平收入達到9000余元,基本實現翻一番經濟增長目標。
再好的發展目標、沒有穩定的發展環境,沒有人心思齊的工作氛圍,談發展舉步維艱,通過開展創新社會管理活動,將進一步優化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使人民群眾大局意識明顯增強,愛中國共產黨、愛祖國、愛集體、愛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村級集體經濟有新發展,民主管理有新提高,村務、政務、財務公開規范運行;村容村貌有明顯改觀,文明新風得到樹立,先進典型有人贊,壞人壞事有人貶,抹牌賭博得到遏制;農村矛盾得以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為把匯灣建設成為全縣的糧油大鄉、茶葉強鄉、特色經濟名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