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會管理筑牢和諧之基
——專訪水坪鎮黨委書記程從國
記者李著巧
當前,縣委、縣政府結合省委、省政府正在開展的“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在我縣全面開展以“進農家、唱紅歌、讀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教育活動。各地活動開展的怎么樣?有哪些亮點可看?25日,記者專訪了水坪鎮黨委書記程從國。
記者:請您談一談,您是如何理解“創新社會管理”這一新型命題的?
程從國:隨著農村改革和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顯著改善了民生條件。然而,在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行為規范和價值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們的社會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也要與時俱進。社會管理,就是對人的服務和管理。管理的重要理念應當是以人為本。黨委、政府以及各個方面的組織,主要任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在服務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務,形成有序、和諧的關系。我認為,創新社會管理就是要能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研究和建立完善與這種變化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體系,用制度和政策來調節利益關系,切實維護好群眾利益,促進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是實現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保障。
記者:結合水坪鎮的實際,您認為創新社會管理應該從哪幾個方面抓好落實?
程從國:社會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結合水坪實際,創新社會管理要突出“一個重點”,強化“兩項管理”,開展“三大教育”。即:突出抓好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強化社會安全管理,提高危機處理能力;強化社會事業管理,鞏固發展成果;開展干部宗旨教育,實現管理向服務轉變;開展群眾思想教育,凈化農村社會風氣;開展學生感恩教育,塑造青年高尚品德。切實把管理與服務結合起來,把管理與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創新社會管理,促進和諧發展。
記者:縣委、縣政府提出了“進農家唱紅歌讀經典”活動,水坪鎮將通過哪些載體把此項活動引向深入?
程從國:根據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們將按照“干部入戶溫暖人、革命紅歌鼓舞人、傳統經典教育人”的總體思路,以“作風有轉變、干群受教育、農村有發展”為總體目標,通過在全鎮開展“進農家、唱紅歌、讀經典”活動,做到機關干部進村入戶常態化,唱紅歌讀經典活動群眾化,農村社會管理呈現新變化。積極探索建立加強群眾教育活動深入持久開展的長效機制,使之成為教育引導群眾、倡導文明新風、轉變干部作風、提振精氣神的有效載體。
進農家。以“同人民群眾話家常、談發展,建感情、立信任”為主題,配合服務省、市、縣干部進村入戶,吃農家飯,喝農家茶,講百姓話,解百姓難,面對面的與人民群眾交心談心,增進感情,化解矛盾,促進發展。做到“四個一”,即:發放一本宣傳冊,記一本民情日記,解決一批實際問題,化解一批社會矛盾。
唱紅歌。通過文藝匯演、送戲下鄉、歌詠比賽等形式,廣泛發動行政干部、鎮直機關干部、學校學生和廣大群眾學唱、傳唱紅色經典歌曲,在全鎮組織開展大型唱紅歌比賽活動,并設獎項和獎品,不斷擴大唱紅歌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在全鎮掀起唱紅歌的熱潮。
讀經典。以講革命故事、誦讀《弟子規》為主要形式,以干部理論學習為基礎,以校園為主陣地,通過朗讀、講故事、表演等形式,掀起學習《弟子規》的熱潮。舉辦以《弟子規》等為主要內容的傳統文化專題講座,把革命傳統教育作為干部職工學習的重要內容,擴大《弟子規》學習的群眾性,達到大多數群眾知曉《弟子規》的主要內容,大部分在校學生會背誦《弟子規》,大多數干部會用《弟子規》來開展群眾教育工作。通過誦讀國學經典,發揚優良傳統,樹立文明新風。
記者:水坪鎮將如何確保創新社會管理工作順利推進并取得實效?
程從國:推進社會管理創新,關鍵在領導,根本在落實。因此,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目標責任,突出實踐特色,狠抓工作落實,務求取得實效。一是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二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凝聚人心、服務群眾的作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要通過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地組織和參與社會活動,真正起到服務群眾、化解矛盾、協調利益的作用,從而贏得群眾的擁護和社會的支持。三是要在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完善機制、監督考核上抓落實。切實把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度、目標考核制度和定期通報制度,及時發現和有效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記者:創新社會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您認為“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要解決好那些問題?
程從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根本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基礎工作,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一切工作都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符合群眾的愿望來進行創新,不能脫離實際。干部要多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之所想之所急,真心實意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要著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通過加強服務,解決民生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越過越好。二是要化解社會矛盾,保障社會和諧穩定。要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真正撲下身子到群眾中去解決矛盾。黨委、政府班子成員都要帶頭開展接訪、下訪活動,實行領導包案制度,本著對黨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和對群眾的真情實感參與矛盾糾紛和信訪案件調處,由“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轉變,建立完善信訪維穩機制,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三是創新社會管理要敢于打破禁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牢固樹立依法治理、依法管理的觀念,嚴厲打擊群眾性違法行為,扭轉群眾法紀意識淡薄現象,探索新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