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全力建設“百里‘三廊’”
《今日竹溪》評論員
縣委、縣政府提出,要以“興界路”沿線山體綠化、環境美化為主,按照“四季長青、三季有花、宜居宜游”的建設理念,實行文化底蘊與區域特色、資源優勢與區位優勢相結合,著力打造百里“景廊”。
百里“景廊”具體是指從水坪鎮康家嶺村至豐溪鎮界梁村“興界路”沿線生態旅游觀光風景帶建設。
“興界路”沿線歷史文化深厚、自然風景秀麗,鄂坪水庫的自然風光、匯灣河的美麗傳說、豐溪鎮的大營盤等等,令人神往。縣委、縣政府在“興界路”沿線建設百里“景廊”,對進一步挖掘開發旅游資源、發展旅游產業意義深遠。
百里“景廊”建設是一項戰略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見影,各地各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牢固樹立全域發展旅游的理念,堅持生態建設和旅游景點培植相結合、改善農村面貌和增加農民收入相結合,從長遠考慮,做到近期有方案、中期有規劃、長期有目標,環環相扣、逐步實施,全力推進百里“景廊”建設。
百里“景廊”建設自去年啟動后,“興界路”沿線鄉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迅速行動,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和相應的機構,進一步分解任務、明確職責,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科學制定實施方案,按照整體目標和統一部署,制定詳細建設方案,明確建設內容、時間節點和操作要求,嚴格按照方案一步一步抓好實施。目前,通過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百里“景廊”已成為多景點串聯的生態文化風景線。
今年是建設百里“景廊”的重要一年,各地及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按照全縣的統一規劃,采取得力舉措,一步一個腳印抓好落實。
建設百里“景廊”,要做好旅游文章。百里“景廊”的定位就是建設旅游觀光風景帶。“興界路”沿線風景秀麗、歷史文化景點眾多,要深入挖掘、全方位包裝這些景點景觀,形成“一線串珠”、各具特色的風景帶。要根據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建設一批獨具特色的休憩驛站,讓游客休閑娛樂。要大力實施“旅游工程”,在每個鄉鎮培植一個生態旅游村、建設一個旅游景點、發展一批能吃能住能購的農家樂、創建一個旅游購物場所,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滿足游客需求。
建設百里“景廊”,要做好生態文章。四季長青、三季有花、宜居宜游,這是百里“景廊”建設目標。當前正是春季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各地各部門要積極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全力以赴開展植樹造林活動,迅速掀起植樹熱潮,全面完成植樹造林任務。要因地制宜,適合什么就栽種什么,不搞“一刀切”,不栽植名貴樹種,主要以竹子、映山紅、杜鵑、楓樹等本地景觀植物為主。要成塊連片栽植各類景觀植物,形成規模化,做到一村一景、一地一景。
百里“景廊”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地各部門要以認真負責的精神、決戰必勝的勇氣、求真務實的作風,全力建好百里“景廊”,使百里“景廊”成為我縣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