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竹
產業轉型升級是經濟規律使然,也是保持鄂坪鄉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鄂坪鄉將按照“一鎮兩園三帶”的發展思路,以打造綠色示范鄉鎮為目標,計劃通過實施大生態、大產業、大旅游、大扶貧四大戰略打造綠色示范鄉鎮。
實施大生態戰略,夯實綠色發展根基。一是加強生態修復,開展護綠行動。實施“消茅工程”,計劃植樹造林10萬畝;做好森林防火,保證森林資源安全;打造生態經濟林,新建苗木基地、“金絲楠木”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及核桃基地;充分利用退耕還林、庫區荒蕪山地資源,動員組織群眾開展以喬木、灌木為主的生態林種植,實現既得利又綠化的發展目的。二是啟動水生態保護,開展護水行動。做好庫區垃圾、污水打撈收運,開展周邊水環境監測、為水產養殖和庫區旅游保駕護航。強化河流源頭區、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源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的水土保護和建設。三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護家行動。通過新“三萬”活動及美麗鄉村建設,達到“戶平新增十棵樹”并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鄉處理的鄉村環境清潔長效機制,實現了戶戶配齊垃圾筒,鄉村配齊垃圾轉運車,狠抓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使得農村環境衛生大有好轉。
實施大產業戰略,增強綠色發展支撐。一是大力發展茶葉產業。計劃整合分散茶園,實現規模經營。開辟茶文化體驗旅游專線,建設茶園自行車運動、登山健身、徒步等休閑體育項目。在西灣、九灣等處,為游客提供采茶、制茶、品茶、購茶以及茶飲食于一體的休閑茶文化體驗。二是大力發展藥材產業。以梓桐埡村藥材專業合作社為依托,變政府主導為政府引導、農戶主導,走“藥農+專業合作社+企業”市場引導之路。建立起政策激勵扶持機制,發放小額信貸,用于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并擠出部分資金重點獎勵和扶持產業發展較快、規模效益較高的村、戶,帶動全鄉藥材產業。三是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充分利用庫區1萬余畝水域面積,發展大庫養殖,實現年投放魚苗8000萬尾以上,年產鮮魚5000萬斤以上,占領竹溪漁業市場,并向周邊縣市擴展,達到實現產值過億元的目標。四是大力發展畜禽養殖。嚴格按照現代化養殖格局,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培植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大戶,帶動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充分利用鄂坪鄉山林資源,對畜禽進行集中放養,并發展土雞、土牛、土羊、黑豬,提高養殖業生態含量。
實施大旅游戰略 ,激發綠色發展活力。一是抓住機遇,打造水上公園。抓住竹溪縣大仙山旅游開發的機遇,集中力量打造鄂坪水上樂園。積極修建環庫公路,形成鄂坪庫區“水上一日游”、“環庫步行二日游”路。在環庫公路周圍設置觀光自行車、觀光電動車出租點,方便游客自助旅游;設置魚竿、皮劃船、快艇,讓游客泛舟游玩;建設集飲食、住宿為一體的簡易鄉村別墅,建設農產品超市,大力發展旅游經濟。二是全民經營,推動鄉村旅游。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強環保基礎建設、農村環境整治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將村莊建設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推進觀光農業,強化旅游的生態性、趣味性、藝術性。三是發掘內涵,深化文化主題。對旅游產品進行深加工,對土特產品實行品牌包裝出售。精心整理、包裝、挖掘慈孝溝摩崖石刻、金洞子、磨劍石傳說,李白、老子游鄂坪等人文資源,修建仿古棧道,開展文化尋古、民俗風情游項目建設,積淀鄂坪庫區旅游的文化底蘊,多方位增加其玩賞食樂趣味。
實施大扶貧戰略,筑牢綠色發展后盾。一是增強造血功能。積極探索扶貧項目資金扶貧到戶項目,讓扶貧資金直接受益到戶,實現了由貧困村間接扶貧到貧困戶直接受益的大轉變,讓貧困戶獲得新的“造血功能”,幫助貧困對象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改善民生、逐步提高自身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二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科教文衛方面的扶貧,提高農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以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為載體,達到戶平一名科技明白人。抓好3個教學點的校舍維修和建設,積極推行“三維互動,五步導學”的教學模式,確保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加強鄉村文化設施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通過實施通村組道路、扶貧搬遷等項目,使全鄉群眾行路難、居住險的問題得到較大改善。三是加強扶貧能力建設。成立了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格局,積極向上爭取扶貧資金,調動群眾自籌資金,通過對資金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監督,確保資金用到實處。通過強化培訓,提高干部扶貧能力。(作者單位:鄂坪鄉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