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
近段時間,桃源鄉組織全鄉黨員干部,通過多種形式傳達學習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通過學習,全鄉上下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增強了推動科學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認識和把握“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主要內容和“十二五”時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任務,以全會精神為動力,努力謀劃今后各項工作。
一、認真學習,精心組織,全面領會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內涵
桃源鄉召開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會議,全鄉機關黨員干部、各村(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在學習會上,全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了《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桃源鄉黨委要求,全鄉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的重大意義,全面領會十七屆五中全會的主要精神,努力把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的豐碩成果,轉化為促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推動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一是保持清醒認識。充分認識新形勢、把握新局面,增強做好工作的信心,堅持用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強農村建設,加快經濟發展。二是領會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統一到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提高認識,創新工作,狠抓落實,把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與推動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與轉變干部作風緊密結合起來。三是深入組織學習。以黨委中心理論學習小組為龍頭,以基層黨支部為依托,以黨員群眾學習活動為基礎,在全鄉上下采取集中與分散學習,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黨委中心組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學習,帶頭實踐,帶頭撰寫心得體會。四是與“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以全會精神為指導,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抓落實,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為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提供強大政治動力和堅強組織保證。
二、聯系實際,狠抓落實,全力做好當前各項農業農村工作
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關鍵在于以五中全會精神為動力,做好當前各項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明年和“十二五”規劃發展打牢基礎。要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煙葉收購。要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全力做好煙葉收購協調服務工作,積極協調煙葉收購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為煙葉收購創造良好環境,力爭今年實現產量91萬擔,產值700萬元,稅收150萬元。切實加強煙田后期管理,扎實抓緊落實煙地翻耕消毒、煙葉桔桿清理及煙葉物資籌備工作,認真落實好明年8000畝煙葉發展規劃。
二抓工農對接。按照“工農對接”思路,結合秋冬農業開發,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指導,推動特色產業形成產業化、規?;?、特色化。在核桃產業上,在原有核桃基地基礎上,抓好500畝高效核桃示范基地的田間管理;對今年1000畝核桃基地迅速進行規劃設計。同時全力辦好藥材、魔芋產業示范片建設;在桃園頂坪辦好500畝藥材,在中壩村辦好500畝黃蓮基地建設。在茂古坪、羊角洞、兩河口辦好1000畝魔芋示范基地建設。扎實推進秋冬季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11底完成楊寺廟水毀河堤、甘溝子索橋建設及古峰嶺人畜飲水工程任務。
三抓旅游產業。積極推進旅游產業發展,多渠道、多途徑廣泛宣傳推介桃源,進一步擴大和增強桃源旅游的影響力,推動產業持續縱深發展。
四抓社會穩定。以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在建工程及學校等行業和領域為重點,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深入排查社會矛盾,積極調處和化解矛盾,加強信訪穩定工作,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五抓創先爭優。積極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緊緊圍繞“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和“活力工程”建設主要內容,根據不同領域、行業基層黨組織的職責任務和不同群體黨員的崗位特點,分類設計特色鮮明、務實管用的主題載體,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通過“創先爭優”活動,教育和激勵黨員立足崗位、奮發向上,以堅定的信念、昂揚的銳氣,在各自崗位上創造新的業績。要以“創先爭優”為載體,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積極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全力做好年終綜合目標考核工作。
三、搶抓機遇,科學謀劃,著力推進桃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桃源鄉將始終堅持把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與謀劃轉型跨越發展結合起來,把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與制定全鄉“十二五”規劃結合起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統三分”戰略和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南特北茶”、“工農對接”的產業發展思路,堅持按照“生態立鄉、產業強鄉、項目富鄉、引資活鄉、環境靚鄉,旅游名鄉”總體發展思路,以農業產業化為紐帶,以項目為抓手,以富民強鄉為目的,努力培植經濟增長點,加強財源建設;不斷加快“核桃大鄉、藥材之鄉、烤煙萬畝鄉,旅游名鄉”建設步伐,著力加快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拓寬和持續堅持走短抓煙葉、中抓藥畜、長抓核桃和旅游的短中長相結合的產業發展路子。
在區域布局上,一是突出抓好烤煙產業。按照“抓質量樹品牌,抓基地擴規模,抓服務增效益”的指導思想,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集中開發、穩步推進”的原則,搶抓國家煙草新區開發機遇,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培植桃園、茂古坪、羊角洞、甘溝子、厚河、兩河口、古峰等7個千畝村,建設“烤煙萬畝鄉”。二是鞏固抓好藥材產業。著力培植優勢骨干品種,鞏固三個重點村,培育兩個以“藥材”為主的農富產品營銷大戶,努力提高中藥材的產業效益。三是穩步發展核桃產業。在逐步更新老品種的基礎上,逐步向厚白、泗莊、瓦滄片延伸,每年新發展500—1500畝優質高效品種基地,實現村村都有500畝以上的核桃基地;三至五年后桃源核桃面積力爭達萬畝以上;每年扶持5至10戶種植大戶,培養1-3戶產品營銷大戶,興建一個“紙殼核桃”產品加工廠,形成桃園、厚白、泗莊、瓦滄核桃產業帶,并積極組建核桃產業專業合作社,逐步走向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供、銷一體化,真正把桃源核桃產業培植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產業項目,為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發展后勁。到核桃豐產期,實現收入4000萬元以上,人均單項現金收入達到5000元。四是快速推進工業發展。加快發展水電產業。力爭在3—5年內建成水電站16座,實現總裝機4.65萬千瓦的規劃目標。規范發展礦產建材業。進一步加大引資力度,積極開發瓦滄古生物大理石,計劃一年內打基礎,兩年內出產品,三年內上規模,達到年產量100萬立方米,產值1個億,稅收過百萬。煤礦企業加大擴能技術改造力度,力爭達到3萬噸生產規模。通過3—5年的努力,到“十二五”中后期,實現工業總產值1.6億元,創稅千萬元以上,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由資源的集聚帶動產業的集聚,以產業的集聚拉動經濟的增長,以經濟的增長實現“農民增收、產業增效、財政增稅”的富民強鄉興財目標。五是切實抓好傳統畜禽產業。大力推廣“150”養殖模式,全力推廣本地黑豬、土雞養殖,扶持發展規模在300—5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培養畜禽及以熏干臘肉為主的肉、蛋制產品的加工營銷大戶,提高商品化程度,逐步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六是積極推介桃源旅游資源發展。緊緊抓住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機遇,積極推介桃源旅游資源,打造生態文化旅游業,大力實施“四個一”工程,即:出一本旅游風景畫冊,制作一部風景光碟,寫一本桃源人文、地理等資源圖書,建一個桃源旅游網站。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逐步引資開發旅游項目,全力打造“古鹽道”、“雞心嶺”、“桃花真源”為主的旅游資源名片,積極收集景點、民間傳說、典故、文物古跡。促成旅游產業與鄉村文化自然融合,不斷夯實鄉域經濟實力。(作者系桃源鄉黨委書記、鄉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