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霖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層單位,處在司法為民的最前沿、化解矛盾的第一線。要立足人民法庭與人民群眾打交道多、審理的案件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當好司法為民排頭兵,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在這方面,人民法庭大有作為。
一要樹立為民理念,始終堅持群眾立場。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屬性。法庭干警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堅持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排憂解難、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樹牢了,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貼近了,才能增強司法為民的主動性;只有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公正裁判,嚴格執法,才能除邪祛惡,制裁違法,消除紛爭,從而使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維護和保障。
二要重視涉農案件,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法庭受理的案件大多來自于農民之間的糾紛,要高度重視每一件涉農案件。針對涉農案件具體特點,要盡早安排庭審工作,杜絕開庭遲到和推遲更改開庭時間等,避免農民到法庭空等、白跑等,不得耽誤農時,不得影響春耕秋收。堅持庭前、判后釋明,善用人民群眾聽得懂的方式,耐心向其釋明告知訴訟常識,引導農民當事人正確地進行訴訟。
三要方便群眾訴訟,不斷減輕群眾訴累。人民法庭要讓法律走出“殿堂”,將審判臺搭在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牢固樹立調解優先意識,對涉農案件堅持下村走訪、實地調查,讓農民的每一起糾紛得到及時的化解。要繼續挖掘和探索方便群眾訴訟服務措施,做大做強“車載法庭”、“巡回法庭”、“水上法庭”等一系列巡回審判司法為民品牌,讓“流動的人民法庭”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便利訴訟的需求。
四要熱情接待群眾,切實改進司法作風。“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法庭在接待群眾時應當堅持生人、熟人一樣熱情,群眾、干部一樣周到,大案、小案一樣認真的“三個一樣”接待原則。采用一張笑臉相迎、一聲禮貌問候、一把椅子讓座、一杯茶水解渴的“四個一”服務方式,讓當事人切實感受到法庭的細致、周到、規范。要以“規范化管理”年活動為契機,著力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立案難、訴訟難、執行難”以及“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問題。
五是要堅持陽光司法,努力實現信息公開。司法為民的著力點在于堅持司法公開,讓每一起案件“曬”在陽光下。法庭審理每一件案件都要將司法過程和環節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保障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同時,也要在裁判文書上網、內外網廣泛使用、法院微博、微信開通的大環境下,加強內部施壓,充分應用各種載體落實司法公開的各項要求,以陽光司法贏得社會的認同。
六要堅持公正司法,堅決依法審理案件。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價值追求。人民法庭要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審理案件,嚴把案件程序關、嚴把庭審質量關、嚴把法律適用關、嚴把裁判文書制作關,對每一起案件的審理,都要做到審判程序合法,證據確實充分,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法律文書規范,裁判處理公正,同時架起與當事人之間的“高壓線”,確保經得起法律、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尚書》中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敝挥猩钊胴瀼芈鋵嶞h的群眾路線,進一步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為竹溪綠色崛起、人民安居樂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作者單位:竹溪縣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