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公安局長陳虎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結合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機及竹溪公安工作實際,圍繞“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著力解決隊伍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問題。筆者認為,要心存“九感”方能習于勞苦、干好事業、持守戒律、自我尊重、幸福綿長。
一、對待群眾要有良心感,衣食父母。權利是組織賦予的,更是人民托付的。 “警察”是懲惡揚善的職業,要對群眾善良,做富有人文關懷的警察。從公安行政目的來講,要善治?!盀檎?,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民而不擾為本”,只有群眾平安滿意,我們的任務才算完成。我們要為群眾管治安,不為治安管群眾。從地域情況來講,要善愛百姓。竹溪是貧困地區,多數人生活還較為艱辛,他們靠自己的勞動生存生活,雖卑微但高貴。屈原說“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對待群眾,我們要有善心、有同情心,他們越是貧窮卑微,我們越是要善待尊重。從工作需要來講,要善學。“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向人民群眾學習,依靠人民群眾。向群眾學習,是愛戴尊敬群眾的表現,也是依靠發動群眾的措施。從傳統文化講,更要善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沒有善良品行,這樣的警察不會是好警察,更不會是好領導。要做有良心的警察,說良心話,干良心事,憑良心對待群眾。以虔誠之心對待法律,以仁愛之心對待蒼生。
二、對待組織要有恩情感,知恩圖報。能被組織選拔、培養、委以重任,給予了平臺,就應該倍加珍視崗位,干事謀事。賦予了權力,就要負起責任,為民解憂。要知恩圖報、知足反省、知責奮進。首先是受黨教育,要對黨忠誠。從入黨、各種教育培訓,一步步從無知到有知,從不懂到貫通,從民警到領導,成長進步,離不開組織的教育培養。其次是受民養育,要為民做主。人民用稅賦養育我們,給我們俸祿,享民錢財,為民消災。要做到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再次是受組織選擇,要回報知遇之恩。
三、對待權力要有敬畏感,克己修身。就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為,為民服務,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為,違紀違規違法犯罪與己不相干,連過失犯錯的機會都不要給,貪、奢、色、人治、飛揚跋扈的事堅決不為。敬畏權力,我認為有三個層面。一是要把權力當成風險,違紀違法不敢為?!案唢w之鳥,亡于貪食;深潭之魚,死于香餌”,心中有警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二是要把權力當成責任,違紀違法不能為。中央提出要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里”,給權力設定制約措施。使用權力,就必須承擔責任。重大權力,就必須分權制衡,不給違紀違規萌生的空間。三是要把權力當成為民服務的機會,違紀違法不愿為??档略f:“我最敬畏的是兩樣東西,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東漢政治家王符說,德不稱其位,其禍必酷,即人的德行與官位要匹配,否則災禍出現。當警察也好,當領導干部也罷,手握權力,更要在權力面前修官德,一日三省吾身,時常檢點自我,修養道德品質,提高精神區位,品質高尚就能出污泥而不染,自覺抵御各種侵蝕,做到自身清,自身凈,自身正,自身硬。
四、對待工作要有緊迫感,時不我待。“劍不如人,劍術要高于人”,竹溪公安“底子薄、塊頭小、警力弱”是實情,但更要以超乎尋常的危機意識,奮勇爭先的堅定信念,敢打善拼的旺盛斗志,確保各項工作有起色、有成效、有亮點。要創新主動、民生、信息、法治、素質“五大警務”,提升信息化應用、規范執法、群眾工作、新媒體應對管控、隊伍管理“五個能力”,確保政治、治安、交通、消防、隊伍“五個安全”,完善治安防控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競進提質、效速兼取,確?!皢雾椆ぷ鳡幰涣?,整體工作上水平”。
五、對待學習要有責任感,博學多思。“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逼浔疽馐枪膭钭x書人做官,但更強調做官者讀書。很多人感嘆,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讀書之事難以為繼,但熱衷娛樂、應酬的卻比比皆是。時代變、形勢變、任務變,政策新、法律新、科技新,我們的知識結構不變,必然落伍。
六、對待同志要有真實感,真誠無價。上班的人,相處最多的是同事,交流最多的也是同事,同事之間無需遮遮掩掩,要坦坦蕩蕩、玉壺冰心。一是班子之間要團結。團結出力量,團結出成績,團結出干部。二是戰友之間要信任?!靶湃慰少F、真誠無價”,做人要真誠、要信任、要友善。三是上下之間要順暢。簡而言之,就是信息通暢、情緒舒暢。組織的大門要永遠開放,有意見要正常反映,有情緒亦可隨時交流,這樣彼此才會親密無間,事業才會欣欣向榮。
七、對待隊伍要有警惕感,成于憂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為帶兵之人,無論帶兵數量多少,作風是否優良,都須警惕隊伍問題。我們要在安全中看到隱患,隱患中看到問題,問題中看到違紀,違紀中想到坐牢,從而瞪起眼睛抓隊伍,撲下身子做表率。
八、對待生活要有輕松感,平淡是真。生活該怎么過,是個大話題,家庭、婚姻、人際交往、吃喝住行等,包括工作、事業也是在生活之中。對待生活,應當有三種認識。一是健康是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第一,本錢是用來增值的,不是揮霍的。人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其中身體健康是最前面的1,人的事業、榮譽、地位、財富、家庭、朋友等等,都是1后面的0,顯然0越多數值就越大。但是,一旦前面的1沒有了,這個數字就會化整為零。二是和諧是樂。與人和諧,與社會和諧,更要注重自己內心的和諧。心理問題是當代國人最大的隱形殺手,很多在外人看來很優秀、很幸福的人卻忍受著自我心理的折磨。三是簡單是真。心態簡單,追求簡單,生活簡單,才會有知足感和幸福感。
九、對待人生要有充實感,此生無悔。生活簡單才是生活,人生簡單了就不是人生。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人生不應單調,更不應有空白。我們熟知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人生是這樣的詮釋:“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痹趰徱惶?、干事一天,我們每天能為社會、為群眾、為單位、為他人做一件實事,一生去那樣做,就是充實的、有價值的,沒有虛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