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評論員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主體責任怎么盡?關鍵是要在黨的工作全局中界定和推動,切實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黨的事業成敗,關鍵在人,選好人用好人,至為重要。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人用人出問題,會污染黨內風氣,讓好干部灰心,群眾涼心。落實黨委主體責任,首先就要把好選人用人關,選賢任能、知人善任,好干部百川歸海,隊伍人心聚攏,清正黨風才有活水源頭。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委承擔主體責任,既要嚴肅查處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的大案要案,也要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黨委主要負責人當好“第一責任人”,既要對反腐倡廉重要工作、重大問題、重點環節具體抓、抓具體,也要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方面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讓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貫穿責任擔當的始終。
有紀必執、執紀必嚴,才能讓人警醒、予人震懾。執紀機關開展工作,執行要硬氣,需要黨委撐腰壯膽;紀委承擔監督責任,需要加強黨委對執紀工作的領導;制度籠子越織越密,紀律約束越收越緊,反腐倡廉“鐵軍”剛正不阿,都需要黨委堅守責任擔當,成為堅強引領和保障?!皾崞湓炊笃淞髦澹豢傻靡印!辈皇鼙O督的權力意味著腐敗,風要清,氣要正,還必須致力于在反腐上治本抓源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各項改革措施都要體現懲治和預防腐敗要求”。各級黨委承擔好主體責任,決定了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各項改革和制度建設,都應體現和落實反腐的要求,給公共權力的運行套上“籠頭”,使權力之水順著規范的“渠道”運行,多打“預防針”,常念“緊箍咒”,筑固“防火墻”。
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標桿。黨委抓主體責任,黨委負責人身為“第一責任人”,必須當好火車頭,做好示范者。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為政底線必須守住;“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面對政治責任必須挺直腰桿,站穩腳跟。黨紀國法有沒有威力,“緊箍咒”能不能讓人警醒,紀律約束是不是高壓線,關鍵在于各級黨委及其負責人,在認識上要更高一些,學習上更深一些,實踐上更先一步。“火車頭”有帶動力、貫徹力、執行力,廉榮貪恥才能成為穩固的文化氛圍,成為持久的發展環境。
毛澤東同志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保持領導帶頭的示范效應、有紀必執的制度剛性、抓鐵有痕的落實韌勁,認認真真來做、扎扎實實推進,說到做到、久久為功,我們就一定能充分釋放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正能量,不斷激揚清風正氣。
準確把握著力點——三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時間:2014-05-21 09:05:10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