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副書記 李文新
“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法寶。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只有堅守好這條生命線,真正傳承好這一法寶,才能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心系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敬畏群眾。
一、堅持人民至上,真正心系群眾
心系群眾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前提。一是站穩群眾立場。共產黨員與人民群眾是魚和水的關系、兒女與父母的關系、仆與主的關系。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人民群眾,主動貼近群眾、親近群眾,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二是牢記黨的宗旨。要認真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黨章、黨史、法律,加強黨性教育和黨性錘煉,從思想上解決“入黨為什么、為黨做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把黨的根本宗旨內化于心,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一種追求。三是時刻尊重群眾。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智慧的增長、工作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
二、堅持開門問政,真正發動群眾
發動群眾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基礎。一是講群眾聽得懂的話。講話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用樸實的語言闡述深刻的道理。群眾聽懂了,明白了,感受到情真意切才會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才好開展。二是真心同群眾交流。駕馭群眾語言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好好跟群眾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要到群眾中去,與群眾打成一片,在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中向群眾學習,從與群眾促膝長談中汲取營養。三是認真傾聽群眾呼聲。通過走村入戶訪民情,到田間地頭接地氣,到農戶家里噓寒問暖,真心誠意讓群眾挑毛病、提意見、評是非,知家庭成員、知生活狀況、知生產情況,清楚思想狀況、清楚家庭困難、清楚就業情況、清楚訴求愿望,促增收致富、促移風易俗、促環境改善、促鄰里和諧、促訴求解決,真正做到進得了群眾門、說得上群眾話、幫得了群眾忙、交得了群眾心,真正沉下身子了解群眾需什么、盼什么、急待解決什么。四是主動回應群眾利益訴求。為民眾暢通表達訴求、宣泄不滿的渠道。通過聽取群眾意見了解工作的缺陷、失誤,以及時、客觀、全面掌握情況,確保工作成效,切實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
三、堅持興辦實事,真正服務群眾
服務群眾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核心和關鍵。一是抓政策宣傳。不僅要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特別是涉及民生的惠民政策,而且宣傳群眾關心的科技、就業、醫療、教育、服務、養老、住房保障等相關信息及時送到群眾心坎上。二是抓基本民生保障。要以獅子率隊的狠勁、燕子壘窩的韌勁、黃牛爬坡的拼勁,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幾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且要努力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工作收到實效、群眾得到實惠。對老百姓來講就是小孩讀書問題、醫療問題、養老問題、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都是最基本的問題。三是抓常態化服務。要視群眾如父母、如兄弟、如姐妹,對待群眾不給臉色,服務群眾不設障礙,幫助群眾不求回報。在勤于訪貧問苦、善于幫危濟困、做弱勢群體的貼心人的同時,還將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低保五保戶等弱勢群體時刻放在心上,平常見面說句暖心話、大慶大節送溫暖,積極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將對群眾的真心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精神狀態。
四、堅持公道正派,真正敬畏群眾
敬畏群眾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根本目的。一是踐行“從嚴”之風。經常用群眾這面鏡子照照自己,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校驗自己的責任態度,衡量自己的職業精神,自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服務黨的中心任務,克服私心雜念,懂得敬畏組織、敬畏群眾,懂得知恩知足、知榮知恥。二是踐行“從實”之風。要建立完善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組織引導組工干部走基層、知民情、結對子、做實事。三是踐行“從細”之風。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習慣,堅決克服敷衍了事、漫不經心、粗枝大葉、馬虎從事等不良風氣。四是踐行“從簡”之風。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比闊氣,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五是踐行“清廉”之風。用黨的純潔性要求對照自己、檢查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在思想上堅持自省自警,不敢有驕奢之念;工作中堅持自勵自強,不敢生懈怠之心;生活上堅持自愛自律,不敢行貪娛之舉;機制上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不敢有越矩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