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體輝
當前,全縣各級黨組織正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泛征集群眾的建議意見。但是,切忌把征集到的群眾建議意見當作教育實踐活動的必要程序,應付差事走形式,不解決實際問題,把群眾建議意見當成“耳旁風”。
群眾建議意見重于金。黨章、憲法、法律都鼓勵公民對國家工作人員、黨員領導干部提出批評意見建議。這既是群眾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的體現,又是事業心、責任感的體現,還是集中群眾智慧的一種方式。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單位及其黨員領導干部主動到基層征求群眾意見,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門納諫、聽取真言。因此,無論群眾提什么樣的意見、采取什么方式提意見,都是群眾用心思考,嚴肅認真地提出來的。我們都應“洗耳恭聽”,站到群眾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去理解,把各種意見吸收上來加以歸納分析,以分辨是非,把工作做得更好,這不僅體現出我們征求意見的誠心,更有利于我們在群眾中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
對群眾的建議意見要及時答復。群眾的建議意見是我們改進工作、提高效能的源泉和動力,認真對待群眾意見是衡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基本標尺。對于群眾的建議意見,要分類整理,及時給予答復,符合實際而且能當場解決的建議意見,應盡快解決,指定相關責任人給予落實;對暫時不能解決的,應給群眾一個清楚明白的解釋,讓群眾滿意;對與客觀現實、國家政策不相符的,要向群眾耐心做好解釋說明工作,相互探討,共同商量解決辦法。切忌把群眾建議意見當成“耳旁風”,讓群眾認為“不提白不提,提了也白提”,群眾的一個建議,一次批評,透出的是群眾的誠心誠意,是幫助單位和黨員干部個人的一片真情,如果把群眾建議意見當成“耳旁風”,就會傷害群眾感情,與人民群眾產生隔閡,失去信任,最終會落得一身罵名。
要真心聽取群眾建議意見。黨員領導干部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與群眾建感情、立信任,多到田間地頭、車站碼頭、農戶家中,訪貧問苦,與群眾拉家常,走進群眾心頭,真心實意聽取群眾意見,聽群眾的真意見。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敢于接受群眾的批評和建議,多一些務實之舉,少一些“文山會海”,真正當好“治病排毒”的專家,我們的工作失誤才會減少,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才會更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取得實效。
作者單位:竹溪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