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波
全縣“創先爭優”活動動員會召開以來,城關鎮黨委按照縣委的總體部署,緊密結合實際,堅持以“三抓三強”為重點(抓支部,強堡壘;抓黨員,強素質;抓發展,強實力;),以推進“五個基本”、“七大體系”和“活力工程”建設為主線,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一是抓支部、強堡壘,“雙述雙評”爭先進。通過抓班子建設,增強班子成員政治素質,使他們領導發展農村經濟及維護農村穩定的能力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強。各基層支部每半年向鎮黨委和全村黨員和群眾代表進行述職,接受領導和群眾的評議。東風村黨支部通過開展“雙述雙評”活動,黨支部在全村群眾中威信高,辦事能力得到提高,各項工作都都受到表彰;溫泉溝村全面推行“一會兩票”民主管理機制,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健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保障機制,增強農村黨組織功能,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新勝村黨員干部深入開展“逢四(事)說事”活動,使干部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讓群眾感受到黨的干部真正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
二是抓黨員、強素質,“設崗創星”顯活力。鎮黨委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貫穿活動始終,舉辦了二期養殖技術和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著力加強村級黨員帶頭人隊伍建設,使有雙帶能力的農民黨員都能掌握實用技術,并推行“一村一品”產業發展實際,聘請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搞培訓,先后培訓了黨員群眾600余次。日進村黨支部組織開展了養殖培訓,村民盧忠平投資200萬元建一個現代化的養殖場,預計年民入在20萬元以上;新民村通過先進性服務承諾等形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特別是7.18特大洪災中,新民村所有交通要道全部沖毀,農田一掃而光,村民們的生活出行受到嚴重影響,村支書鄧龍學同志那種顧大家舍小家的忘我精神,在群眾中表現出了共產黨員高貴品質。
三是抓經濟、強實力,為民辦事促和諧。村黨支部抓發展的思路明確,措施得力,每年有1—2個好的致富項目,村集體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通過1-3年的努力使全鎮80%的村集體經濟能達到5萬元以上,并且保持每年增長的勢頭,有發展潛力,無外債,每年能為群眾辦1—2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東風村利用礦石資源,進行開發,收入為群眾硬化一條2.5公里的通組水泥路。觀音閣村利用集體經濟收入為受災群眾租房住,守金店村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多方籌措資金,目前正在為群眾安裝自來水,村干部又利用村級資源找開發商,準備投資1.5億元建一個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紅光村利用集體經濟收入為村民安裝路燈,給村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廖家河村用集體經濟收入為村民代交水稻保險,使村民的水稻受災后得到保障。(作者單位:城關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