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網絡名人葉青通過微博透露,半個月來他在同一地鐵站口丟了兩輛自行車。他呼吁地鐵口設立免費自行車存放系統,并表示,兩次在地鐵站口丟失自行車,這讓他有些后怕,這立刻引起不少網友的圍觀。
自行車丟失不是一件小事,這不是因為與網絡名人扯上干系,而是自行車在城市的處境。
中國曾經是自行車王國,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快節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使得機動車大行其道,自行車淪為城市交通體系里的小配角。在城市道路資源的分配中,自行車是沒什么地位的。在很多城市,自行車道不是生活通道,而是旅游通道,是展示城市風情的一塊牌子?,F實生活中,一些道路在設計上,往往是優先考慮機動車行駛的需求,即使存在人行道、自行車道的設計,也很容易被機動車搶道,或是被違規停車。騎自行車或步行,有時候面臨無路可走的窘境。這就是說,行人和自行車在路權的劃分上實際上處于劣勢。
從細微層面看,現在,霧霾漫天頻現,人們在反思生活方式,意識到自行車、步行的重要意義??墒牵绻麃G車成風的治安問題困擾人,人行道路無處尋的難題阻礙人,那么,綠色出行只能是有心無力。
從更深層面說,在城市化進程中,自行車也要有“國民待遇”。什么東西都求快,慢的東西就失去其價值,自行車的處境就是在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遭遇的尷尬。但從現代化已經達到一定水平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來看,城市化不可能拋棄自行車,甚至城市化程度越高,自行車的重要性會越發凸顯。
自行車的重要性凸顯,不代表它應該變成城市交通的主宰,而是說回歸其應有的位置。比如,建立完善的、立體的綠色出行網絡,維護好行人和自行車的“路權”,除了建設完備的公交、地鐵系統,還需要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讓更多的微循環公交在家門口服務,讓更多免費自行車存放點提供方便,讓市民無論步行還是騎車,都能在城市道路上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這樣才能讓以人為本、讓綠色出行變為現實。(艾丹)
城市化應有自行車的位置
時間:2013-12-19 08:23:59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