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做細工農對接文章
李江
縣委提出工農對接的發展戰略,是對縣情的再認識后得出的必然結論。工農對接是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科學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一戰略的提出,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嶄新思路,必將為我縣經濟大發展、社會大繁榮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推動工農對接,要求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做實做細各項具體工作。
要做實工業文章。我縣地處中國大陸腹地,山水阻隔使我們不具有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先天優勢,但我縣多年來依托特色農產品而培育起來的加工業,卻具有天然、環保、生態等綠色產品優勢,這是通行天下、無人能敵的優勢。放大這一優勢,就是我縣工業不斷發展的源泉所在。
我縣是傳統農業縣,缺乏企業帶動,是我們與全國百強縣市比較而發展不快、經濟不強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須立足實際,潛心幫助一批小企業做好,一批規模以上企業做強,一批產值過億元企業穩步發展,使工業發展呈現出雨后春筍、競相發展之勢。為此,全縣上下都要一門心思想工業之所難,謀工業之所困,大力破除影響工業大發展的一切障礙。什么事對企業發展有利,我們就要心無旁騖、放心大膽地去做,在全縣上下形成愛企業、護企業、支持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為企業營造成長、壯大的沃土。唯有企業發展壯大了,農業才能就地與之攜手,共同邁向廣闊的市場。
要做細農業文章。目前,農民掌握的技能不多,適應市場的能力不強,幫助農民種、養,幫助他們更多地增加現金收入,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并不斷努力的問題。農業二字很重,從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視。但要把農業、農村工作做好,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因地制宜的幫助農民發展增收項目,引導他們圍繞增收做文章。鍥而不舍地年年去抓,堅持不懈地每年去做。要主動對接市場,對接企業。企業的需求就是農業、農村工作努力的方向。企業需要的原料,我們就要按標準去組織生產、加工;企業需要的員工,我們就要按要求去進行培訓、輸送。企業是龍頭,農業是基礎,企業帶動農業走向深入,走向現代化。
工農對接,思路正確,關鍵在落實。落實體現在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工作上,體現在黨員干部的行動上。對接,需要工業和農業進行有效調整并相互適應,從而為對接創造條件,形成工農聯合體,共同應對市場風雨,共同發展壯大。工業和農業雙方對接的過程,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去一點一點的去抓落實、去推動。要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引導全縣各級各部門按照縣委的要求,扎實開展工農對接工作。對促進工農對接的人,要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對損害工農對接的人,要嚴厲的進行批評教育。從而在全縣營造出有利于工農對接良好氛圍。良好的工農對接,必將帶來我縣經濟社會新一輪的大發展、大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