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城市規劃建設,在基礎設施、居住環境、公共事業管理和城市文化建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城市建設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市民的期望、與周邊縣市區差距依然很大。如何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使溪城發展“爭先進位”,是我們一直需要深思的問題。
結合溪城近年來的建設與發展,城市綜合管理能力、基礎設施建設、居民居住生活條件、文化軟實力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統籌規劃的意識不強。規劃滯后,規劃步伐跟不上城市發展的腳步,存在隨意性,開發商、建設單位和少數市民違法建設行為屢禁不止,占道經營、零星開發、見縫插建、降低配套建設標準等現象仍有發生。
二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城區景觀燈亮化不足,農貿市場管理參差不齊,休閑娛樂場所不能滿足廣大市民的需求,中心城區街道灰塵大、美化不夠,市民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不強等。
三是城市綜合管理水平不高。雖然在市政設施等方面,相關部門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重建輕管的現象,噪音污染時有發生,違章建筑治理不徹底等。
為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城市管理體系,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四城聯創,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城市規劃意識要超前。規劃是城市建設的總綱,要堅持規劃先行、統一開發的原則,嚴把審批關,既要把新建的住宅小區、商業小區進行科學化、綜合化的規劃,又要對老城區進行合理改造;既要考慮我縣經濟、社會、文化、環保等方面的銜接,又要考慮為未來城市框架、區域布局等留足空間,同時必須注重城市建設的內涵與特色,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風格和地域文化,提高城市軟實力。
2、城市建設力度要加大。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區道路兩側綠化和硬化、臨街建筑物亮化和美化、廣場及休閑設施維護和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盡可能實行街區式改造,把最大的利益讓給群眾,讓廣大市民真正擁有一個“和諧幸福家園”。
3、對小街小巷要進行環境整治。采取部門聯動、政府牽頭、轄區負責、城管協調的工作機制,集中對小街小巷進行環境整治。及時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筑,并按照國家有關政策,以政府投入為主體,對各小區環境設施進行分批改造,力求為廣大市民創造一個優美、舒心的生活居住環境。
4、宣傳力度要加大。任何城市管理都離不開市民的參與。一要廣泛利用電視報紙等媒體加強宣傳,發揮新聞媒體作用,讓城市管理深入人心;二要立足學校,利用學校開展文明知識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三要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內容,利用宣傳欄、路牌、懸掛橫幅、微信、QQ群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5、城市管理水平要提升。要把強化城市管理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來抓,把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按照黨的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對影響市容市貌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積極開展市容秩序、環境衛生、違法建設和戶外廣告等整治活動,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如城鄉聯動、“門前三包”、獎勵機制等;加大城市管理執法力度;完善執法隊伍,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從業素質,切實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環境,打造“宜人、宜居、宜游、宜業”的溪城新形象。(竹溪縣編辦張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