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務監督委員會是由原來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民主理財小組演變而來的,它的職責是在鄉鎮紀委的指導和村黨組織領導下,依法依規對村級事務實施監督;對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及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會議決定和決議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與之相比,村務監督委員會的職能不僅沒有弱化,反而更加具體清晰,人員組成也更趨合理和精煉。
這一村級組織的設立,使村務監督工作步入了有章可循的制度化進程,使廣大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了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化解基層矛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提高村民民主自治和民主監督能力。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村級組織在實際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成員結構不合理。部分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文化素質差、缺乏財務管理及其它村級事務方面的知識,缺乏觀察、理解和監督村級事務的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是有殼無核。在檔案資料中,村務監督委員會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推行產生,而村委會中沒有設置相應的辦公地點,更沒有掛牌,履行職責采取的是流動制,讓人很難發現村里有這一組織的存在。這一現象非常普遍。
三是作用發揮不明顯。少數村村務監督委員會并沒有依法履行職責,對村級事務過問極少,甚至從不過問,更別說發揮監督作用,使村務監督委員會形同虛設。
四是缺乏制度保障。對村務監督委員會日常履職缺乏相配套的制度、操作程序加以規范。
有鑒于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
一、加強指導督促。村務監督委員會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并受鄉鎮紀委的指導和村黨組織的領導。因此,鄉鎮紀委及村黨組織應真正重視村監督委員會的工作,經常性地給予指導,支持他們大膽開展工作;對該組織履職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合理地調動成員的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履行其應盡的職責,促進村級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促使村“兩委”干部作風明顯好轉,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確保村級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注重能力培養。一是在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推選村民監督委員會過程中,村黨組織要把好推薦關,鄉鎮黨委嚴把審核關,村民代表嚴把推選關。把那些有文化、有公信力、能夠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的人推選進村務監督委員會。使這組織血肉豐滿,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二是要注重能力培養,經常性地對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進行培訓,內容涉及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法律法規、村級各項事務、村民自治的有關知識,重點是村“兩委”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財務管理知識,提高其監督水平和能力,使所有成員不僅敢于監督,而且善于監督。
三、建立調動機制。要保證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常態化,就必須在成立該組織的基礎上,滿足其財力、物力所需。具體的說,就是要做到“五有”,即有辦公場所、有工作制度(職責),有辦公設施,有辦公經費,有誤工補貼。除此以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群眾的滿意度和監督委員會職能發揮程度,建立激勵機制,以調動村監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完善工作制度,村務監督委員會既是村“兩委”的監督機構,同時也受村黨組織的領導和村民代表大會的監督,監督者同樣要受到監督和制約。為保證其在村黨組織領導下,依法依規開展監督,履行職責,必須要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加以規范,內容既包括對村級事務開展監督的制度,也包括組織自身管理與建設方面的制度。每年年中和年底必須向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情況、履職情況、制度執行情況。公開述職并接受群眾的測評,檢驗工作成效的高低,自身的優劣,特別是不足,以更好地業績服務于群眾。(湖北省竹溪縣民政局:夏正勇李玉琴)











